字典

顶字的意思

顶朗读[ 常用字 ] [ 姓 ]
读音dǐng
拼音ding
注音ㄉㄧㄥˇ
部首页部 异体字 ? ? ? ? ?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 五笔SDMY 五行
部外笔画2 吉凶 仓颉MNMBO 郑码AIGO 四角11282 电码7307 区位2205 笔顺编号12132534
笔顺读写横、竖钩、横、撇、竖、横折、撇、点统一码9876 - 45403
笔顺

英汉翻译

top,summit,peak,to carry on the head

基本解释

(1)(名)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房~。

(2)(动)用头支撑:~缸。

(3)(动)从下面拱起:苗把土~起来了。

(4)(动)用头撞击:羊~人。

(5)(动)抵住:~上门。

(6)(动)对面迎着:~头。

(7)(动)顶撞:小王~了领导几句。

(8)(动)担当;支持:最近太忙;我有点~不住了。

(9)(动)顶替:~名儿。(动)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房屋租赁权:~出去。(量)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一~帽子。(副)表示程度高:~喜欢这支歌。(副)同方位词合用;表示方位的极端:~名儿。(动)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房屋租赁权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xié),丁声。从“页”,表示与人头有关。本义:人头的最上端)

(2) 同本义

顶颠也。——《说文》

过涉灭顶。——《易·大过》

肩高于顶。——《庄子·大宗师》。释文:“本作项。”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如:头顶;秃顶;顶光(即佛或菩萨顶上的圆形光环);顶珠(显贵者巾顶上所装饰的大珠);顶角(男童头上蓄留的小辫);顶颡(“颡”应作“嗓”。顶到喉咙口。形容吃得很饱);顶老(头顶;妓女);顶阳骨 (头盖骨;) 顶瓜皮 (头皮);顶搭子 (婴儿留在头顶上的一撮头发); 顶门上针(刺中穴道的针砭。比喻打中要害);顶虫(古代传说中指生于头颅的虫);顶疮(头疮);顶发(头发)

(4) 引申为物的最上部;前部

今不称九天之顶,则言黄泉之底,是两末之端议,何可以公论乎?——《淮南子》

由屋顶放光明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灭顶之灾;山顶;桅顶;塔顶;顶上五台山(孝子在灵前引路);顶马(旧时大官出行,骑马为前驱的官吏);顶针挨住(一个接一个地等待)

(6) 止境、限度 。如:浪费没有顶;节约没有顶

(7) 顶子。清代官吏依其等级在冠上,缀珠玉宝石金银等以为饰,谓之顶

固伦额驸吉服冠,顶用红宝石。——《清史稿》

动词

(1) 以头承戴

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宋· 汪莘《行香子》

(2) 又如:头上顶着一包东西;顶盔掼甲(戴上头盔,披上战甲。指全身武装);顶了大帽子(凭了权贵的力量)

(3) 支撑;承担

顶门的,也是他。——《西游记》

我昨日把王善保的老婆打了,我还顶着徒罪呢。——《红楼梦》

(4) 又如:顶扛(承当);顶门主顾(老主顾);顶号(代人受过);顶岗(独立担当本职工作)

(5) 顶撞,以头在前顶推、抵触,以头或角撞或推 。如:这头牛爱顶人;顶牛儿(骨牌的一种玩法。也叫接龙);又顶又踢

(6) 违反、反对 。如:我又顶了他几句;顶角(争执);顶板(比喻互相冲突、顶嘴);顶触(顶撞)

(7) 迫使某物升起 。如:嫩芽把土顶起来了

(8) 抗衡,对面相迎,与某人进行竞赛或格斗 ——通常指势均力敌或获得胜利。如:顶风雪,战严寒

(9) 代替 。如:顶人受过;一个顶一个;顶冒(冒名顶替);顶名冒姓(冒充他人的姓名。即冒名顶替);顶缸(顶替罪责;代替承担责任);顶礼宝忏(诚心诚意地请人代念忏悔的经文);顶窝儿(填房;补缺);顶收(后任替前任偿还债务);顶银(假银子)

(10) 到

那船儿须臾顶岸。——《西游记》

吃中饭的时候就叫送稿,顶如今还不送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顶岸(靠岸,抵岸)

(12) 旧时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房屋或土地租赁权

本军因无暇自种,往往顶与民人耕种认租。——清· 林则徐《清理屯田章程折》

(13) 又如:招顶;顶出去;顶进来;

(14) 拜

行者顶谢不尽。——《西游记》

二奶奶顶上大老爷,知道大老爷来家了,热孝在身,不好过来拜见。——《儒林外史》

(15) 又如:顶上(拜上);顶礼慈云(向佛跪拜致敬);顶谢(顶礼致谢);顶谒(顶礼谒见)

(16) 围棋手法的术语

顶,撞也。我彼之子,同路而直撞之之谓顶。——宋· 徐铉《围棋义例》

(17) 等候 。如:顶城门(等候城门打开)

(18) ∶相当;抵得上

副词

dǐng

量词

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如:一顶帽子;一顶帐子

康熙字典

頂【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鼎。《說文》顚也。《廣韻》頂,頭上。《揚子·方言》顚頂,上也。《易·大過》過涉滅頂。籀作。或作顁。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頂【卷九】【頁部】

顚也。从頁丁聲。,或从〔巛下頁〕作。,籀文从鼎。都挺切〖注〗〔丁〕,或从作。顁,籀文或體。

说文解字注

(頂)顚也。頂顚異部曡韵字。故顚倒樂府或作丁倒。引伸爲凡在冣上之偁。故廣雅云。頂、上也。按頂之假借字作定。詩周南。麟之定。釋言、毛傳皆曰。定、題也。毛傳一本作顚也。亦與爾雅無不合。葢禽獸横生。以頟爲頂。故秦風白顚傳曰旳顙。亦以顙釋顚。从。丁聲。都挺切。十一部。

顶的方言汇集

◎ 粤语:deng2 ding2

栏目导航

汉语字典

偏旁部首

笔画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