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朗读

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

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译文

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酒过三杯,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

船上齐唱行船之歌,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注释

竹林宴:用阮籍、阮咸叔侄同饮于竹林事,《晋书·阮籍传》“(阮)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此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李晔。

小阮:即阮咸,与阮籍相对,故称小阮。

桡乐:谓舟子行船之歌。挠:舟揖也。

刬却:削去。君山:—名洞庭山、湘山。位于洞庭湖中。

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

巴陵: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阳。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47-749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创作背景

  乾元二年(759)李白行至夔州白帝城,遇赦获释,迫不及待地返至江陵。直到岳阳,遇到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于是李白、族叔李晔和被砭官的友人贾至一起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了月夜游洞庭湖的三首七言绝句,诗中以阮籍、阮咸叔侄喻李哗及己,抒写其豪兴。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47-749 .

2、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81-282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它由三首五言绝句组成。三首均可独立成章,其中第三首,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

  第一首:“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暗寓李白与族叔李晔共为竹林之宴饮,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以阮咸自喻,以阮籍比作李晔。“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讲述李白欲借酒消愁,排遣心中的愁绪。

  第二首: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皓月浮光静影沉璧、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四句诗句前后片浑然一体,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诗意意境开阔,动静虚实,相映成趣。

  第三首:“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

  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诗人运用独特的想像,不假安排,自然拈出“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诗句。“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句设喻巧妙,令人回味。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朗读
()

猜你喜欢

屋头杨柳绿参差,小竹疎花此更宜。

帘漾水纹闲昼日,早秋风物似春时。

()

竹林花萼尽英耆,入洛行窝又一时。各有声名传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极占星聚,雅集西园入画宜。乡望家祯成国故,从来此会独标奇。

()

刚迎新岁至,俄惊岁复分。

烧灯明万户,爆竹响千门。

()

飞鸿离鱼网,玉石有俱焚。

冥冥岂无志,鬼物妒玙璠。

()

枉渚簇兰芽,人家半钓家。炎天飞片雪,白鸟落平沙。

()

磷磷石岸上,浓淡树林分。

隔水见寒岛,暗枝藏宿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