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姓

[ xí ]

读音:xí

拼音:xi

简繁:席

五笔:YAMH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YAMH

笔画:10画

吉凶:吉

仓颉:ITLB

结构:半包围

郑码:TGEL

四角:00227

区位:4715

统一码:5E2D

异体字:蓆,?,?,?,?

英汉互译:seat,mat,take seat,banquet

笔顺:点、横、撇、横、竖、竖、横、竖、横折钩、竖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032018年2014年
2013年2132007年2006年201
1995年1881987年1691982年208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133

内容来源于:www.qz930.com

起源

席姓主要源自:已姓、姬姓。

席姓起源一

源于已姓,出自上古尧之师席师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帝尧时代的这位席师,为中国席氏的悠久历史提供了最具体的证据。据史籍《万姓统谱》上所记载:“唐尧时,击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尧尊为师。”在席师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席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史称席氏正宗。

席氏族人大多尊奉席师为得姓始祖。

席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晋国大夫籍谈后裔,属于因谥改姓为氏。春秋的时候,晋国有大夫籍谈,因为他是周王室派至晋国负责管理典籍,所以便以籍作为自己的姓氏。籍谈的第十三代后人,就是是秦朝末期西楚霸王项羽的后代,叫做籍镶,项羽名籍,籍镶为了避项羽的名讳,于是将籍氏改为席氏,他的后裔子孙也跟着改成了席氏。

后来项羽在楚汉之争中战败自杀,籍氏不用改姓避讳了,于是有一部分族人恢复了族姓籍氏,而另有一部分人却仍然沿袭了席氏,世代相传至今。此支席姓即成为如今山西、河南两省席氏的主要来源。

席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衽席,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衽席,就是周王朝以及大诸侯国王室中的内侍官吏,后来多为宦官(太监)。衽席主要负责掌管君王的服装、冠帽、鞋袜等,还负责为君王就寝前铺摆床褥等,属于心腹亲信之类。在典籍《周礼·天官》中记载:“衽席者,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笫。衽席,单席也。”

在衽席的后裔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衽席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席氏,世代相传至今。

席姓起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席庶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席庶使,又称ਜ਼庶使,元末明初著名学者郑铉解释:“席以待宾客之礼,宾客非一人,故从庶。”席庶使,就是招待宾客之时类似司仪兼侍从的小官,两周时期各诸侯国王室、贵族府第均设有,亦为君王贵族的心腹之臣。

在席庶使的后裔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文简称席氏,世代相传至今。

席姓起源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席鲁特氏,亦称锡鲁克氏、西鲁特氏,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ilut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席氏、西氏。

⑵.蒙古族席勒特德氏,亦称锡尔德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irdet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席氏、邢氏。

⑶.蒙古族席热臣氏、席日努德氏等,汉姓即为席氏。

席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额托氏,满语为Eto Hala,满族、锡伯族共有姓氏,亦称额陀氏、鄂托氏,同见于满族八旗姓,世居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叶赫(今吉林梨树)、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席氏、曹氏、鄂氏。该族有一著名的将领额托·萨音达理,是满洲正红旗人,后金政权建立之初即归附于佟·努尔哈赤,后以佐领之职在抵抗沙皇俄国侵略军时英勇阵亡,被赠予世袭云骑尉,其子额托·席锦泰承袭其职。后来,额托·席锦泰随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汗时立有大功,晋升为骑都尉。在额托·席锦泰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抿子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席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宁古塔氏,满语为Ningguta Hala,汉义“六”,即清六祖的世居地,以地为氏,所冠汉姓多为宁氏、刘氏,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珲春(今吉林珲春)、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和嘉哈(今辽宁新宾夹河村)等地。该氏族的一支原居萨尔湖(今辽宁抚顺萨尔湖)的部落首领宁古塔·席克德格,在后金政权建立之初率众归附佟·努尔哈赤,隶属满洲镶白旗,官授云骑尉。后宁古塔·席克德格逝世,其子以先祖名字汉称席氏,叫席尔度,他承袭父职,一直从征至北京,因功晋升为骑都尉,出任前锋参领,其后裔子孙多称席氏,世代相传至今。

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零一位,人口约五十七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6%左右。

43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姓席的人,到了大约2000年前的楚汉之争时,原来为晋国之地的山西省一带,又出现了另一支新兴的席氏,那就是籍氏的改姓为席。这一支席氏的出现经过,详载于《姓苑》和《姓纂》等书。《姓苑》首先指出:“晋大夫籍谈元祖伯靥,司晋典籍,因为籍氏”;然后《姓纂》又接着指出:“本姓籍,晋大夫 籍谈之后也,谈十三代孙,避项羽名改席氏,初徙关东豪族,席氏徙安定,临泾。” 源自上古席老师的席氏,是发源于山西

分自春秋时代晋国籍氏的席氏,则是发源于山西,再参照《姓纂》上“望出安定,临泾”的记载,唐代以前的安定和临泾两地都是在今甘肃省境内

到了南北朝之时,席氏又在今湖北省的襄阳盛极一时,则可知早期的席氏,应该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一个姓氏。

唐明皇的天宝年间,诗坛上的灿烂绚丽,为历代之最,这时,在整个朝廷的济济多士之中,有一位被皇帝御口称赞为“诗人冠冕”的席豫,也是襄阳席家发扬门风的杰出子弟。据说,有一次唐明皇亲登朝元阁赋诗,君臣属和,经过皇帝的亲自评选,认为席豫的诗作得最好,所以得到了“诗中冠冕”的无比荣誉。300多年前的明代末年,一向活跃于中原地区的席氏,已经在南方各地出现了踪迹,崇祯末年的席上珍,便是当时的云南省姚安人。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时期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初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时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时期的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为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元朝时期曾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民国早期,为纪念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谢子长烈士,在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长县,移治所到原县东部的瓦窑堡。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安定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亦称襄樊堂。

嘉会堂:宋朝时候的尚书司封郎席汝言是一个很喜欢交朋友的人,他和文彦博、傅弼、司马旦、司马光兄弟、王安石、楚王叔等人分别形成了耆英会、令甲会、真率会,朋友很多。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利川,湖南之芷江,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苗、水、土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曰:“唐尧时击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尧尊为席老师。”(按:《中国姓氏大全》注“击壤”云:“我国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席氏当始于此。

2、或为籍氏所改。郑樵注云:“本籍氏,晋大夫籍谈之后。谈十三世孙避项羽讳改为席氏。汉初徙关东豪杰席氏于安定、临泾。”郑樵将此归“以官为氏”之列,欠妥。盖籍谈之祖伯黡司晋典籍,因姓籍氏。“籍”乃“以官为氏”,岂改而为席亦可谓“以官为氏”耶?

3、土族之席姓。原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享堂什纳地方,后迁至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他们自称什纳·孔(意为从什纳迁来的人),土族语中无卷舌的“什”音,将“什”读作“席”,故音译作“席纳”,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席”而为单姓。东汉有席广,光武时议郎;唐代有席豫,襄阳人;宋代有席汝言;明代有席上珍;清代有席煜,又有席佩兰。

二、

席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陕西、河南等省多此姓,二省席姓约占全国汉族席姓人口70%。

席姓起源:

1、唐尧时,有击壤而歌之席老翁,以播种耕稼为事,尧闻而嘉之尊为席老师。此为席姓之始。

2、春秋时晋大夫 籍谈之祖伯黡,司晋典籍,因为籍氏。籍谈之后13代籍环避项羽名讳,改名席氏。

3、清满洲正黄旗中有席氏。今满族姓。

4、土族席纳氏,汉姓为席。

5、蒙古、土家、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席姓名人:

席广,东汉光武时议郎。

郡望:安定。

历史名人

席姓古代名人

席师上古,传说上古帝王唐尧帝时,有老翁席氏作击壤歌,尧帝对他十分尊敬,封他为“席师”。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席师”中的“席”为姓。

席豫唐朝,字建侯。诗人,襄阳人,后来迁徙到河南。科举中中了进士,作了功员外郎,后来做了郑州刺史。天宝年间担任礼部尚书的职位,后来被封为襄阳县子。席豫清心寡欲,作官的时候不为贵权所改变自己的原则。性格谨慎善良。皇帝在元阁吟诗,大臣们都来附和,皇帝因为席豫的诗对的最为工整,所以把他称为诗人冕冠。在他逝世以后,给他的谥号为文。

席旦宋朝,字晋仲,诗人,河南人,七岁能作诗,元丰年间中进士,他曾上书谈论当时时局,并对战守提出实际可行计划,神宗看了以后,认为切中时弊,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一帆风顺,官做到吏部侍郎,显谟阁直学士,曾先后两度任成都知府,颇有政声,加升述古殿大学士。,席旦:字晋仲,宋朝河南人,七岁能作诗,元丰年间中进士,他曾上书谈论当时时局,并对战守提出实际可行计划,神宗看了以后,认为切中时弊,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一帆风顺,官做到吏部侍郎,显谟阁直学士,曾先后两度任成都知府,颇有政声,加升述古殿大学士。

席上珍明朝,云南省姚安人,崇祯中,举于乡。磊落尚节义,闻孙可望、李定国等入云南,与姚州知州何思、大姚举人金世鼎据姚安城拒守。可望遣张虎攻陷之,世鼎自杀,上珍、思被执至昆明。可望呵之,上珍厉声曰:“我大明忠臣,肯为若屈耶!”可望怒,命引出斩之,大骂不绝,遂磔于市。思亦不屈死。

席宝田清朝,湖南东安人。咸丰年间在家乡举办团练,想以此对付太平军。咸丰九年的时候在湖南与石达开的部队作战,解除了清军的宝庆之围,被擢升为知府。次年,奉湖南巡抚驼秉章的命令,招募了几千人,命名为精毅应,很快在桂阳等地阻击广东的天地会军。同治三年湘军攻占天京以后,他率领军队在江西石城杨家牌击败太平军余部,俘虏了天王洪天贵福和干王洪仁轩等。同治六年,他又率领湘军进入贵州进攻苗民军。同治八年在黄飘战役中被击败。同治九年,他的部将占领苗民军的根据地台拱,十年又攻占了凯里。他率领了五年军队,平定了方圆千余里的苗疆。被升迁为布政使,赠太子少保。

席佩兰清朝,女诗人,名蕊珠,字月襟、韵芬、道华、浣云。因善画兰,自号佩兰。清代诗人孙原湘妻。早岁工诗,为著名诗人袁枚女弟子中诗才最杰出者。诗清新秀隽,富于想象。袁枚称其诗“字字出于性灵,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机清妙,音节琮琤”。著有《长真阁诗稿》、《傍杏楼调琴草》等。

席姓近代名人

席跃久(1969-),男,汉族,吉林省农安县人,1969年3月11日出生。他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研发,发明了多项国家专利项目,代表作:《野味香保健调料》《警用防暴抓捕锁腕器》《警用防暴抓捕锁腰器》《小型应急发电救援车》《自动收缩式安全牵引带》《心脏救急腕表》《糖水莴笋罐头》等。

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时期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初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时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时期的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为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元朝时期曾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民国早期,为纪念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谢子长烈士,在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长县,移治所到原县东部的瓦窑堡。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安定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亦称襄樊堂。

嘉会堂:宋朝时候的尚书司封郎席汝言是一个很喜欢交朋友的人,他和文彦博、傅弼、司马旦、司马光兄弟、王安石、楚王叔等人分别形成了耆英会、令甲会、真率会,朋友很多。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利川,湖南之芷江,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苗、水、土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曰:“唐尧时击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尧尊为席老师。”(按:《中国姓氏大全》注“击壤”云:“我国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席氏当始于此。

2、或为籍氏所改。郑樵注云:“本籍氏,晋大夫籍谈之后。谈十三世孙避项羽讳改为席氏。汉初徙关东豪杰席氏于安定、临泾。”郑樵将此归“以官为氏”之列,欠妥。盖籍谈之祖伯黡司晋典籍,因姓籍氏。“籍”乃“以官为氏”,岂改而为席亦可谓“以官为氏”耶?

3、土族之席姓。原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享堂什纳地方,后迁至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他们自称什纳·孔(意为从什纳迁来的人),土族语中无卷舌的“什”音,将“什”读作“席”,故音译作“席纳”,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席”而为单姓。东汉有席广,光武时议郎;唐代有席豫,襄阳人;宋代有席汝言;明代有席上珍;清代有席煜,又有席佩兰。

二、

席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陕西、河南等省多此姓,二省席姓约占全国汉族席姓人口70%。

席姓起源:

1、唐尧时,有击壤而歌之席老翁,以播种耕稼为事,尧闻而嘉之尊为席老师。此为席姓之始。

2、春秋时晋大夫 籍谈之祖伯黡,司晋典籍,因为籍氏。籍谈之后13代籍环避项羽名讳,改名席氏。

3、清满洲正黄旗中有席氏。今满族姓。

4、土族席纳氏,汉姓为席。

5、蒙古、土家、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席姓名人:

席广,东汉光武时议郎。

郡望:安定。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利川,湖南之芷江,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苗、水、土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曰:“唐尧时击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尧尊为席老师。”(按:《中国姓氏大全》注“击壤”云:“我国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席氏当始于此。

2、或为籍氏所改。郑樵注云:“本籍氏,晋大夫籍谈之后。谈十三世孙避项羽讳改为席氏。汉初徙关东豪杰席氏于安定、临泾。”郑樵将此归“以官为氏”之列,欠妥。盖籍谈之祖伯黡司晋典籍,因姓籍氏。“籍”乃“以官为氏”,岂改而为席亦可谓“以官为氏”耶?

3、土族之席姓。原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享堂什纳地方,后迁至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他们自称什纳·孔(意为从什纳迁来的人),土族语中无卷舌的“什”音,将“什”读作“席”,故音译作“席纳”,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席”而为单姓。东汉有席广,光武时议郎;唐代有席豫,襄阳人;宋代有席汝言;明代有席上珍;清代有席煜,又有席佩兰。

二、

席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陕西、河南等省多此姓,二省席姓约占全国汉族席姓人口70%。

席姓起源:

1、唐尧时,有击壤而歌之席老翁,以播种耕稼为事,尧闻而嘉之尊为席老师。此为席姓之始。

2、春秋时晋大夫 籍谈之祖伯黡,司晋典籍,因为籍氏。籍谈之后13代籍环避项羽名讳,改名席氏。

3、清满洲正黄旗中有席氏。今满族姓。

4、土族席纳氏,汉姓为席。

5、蒙古、土家、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席姓名人:

席广,东汉光武时议郎。

郡望:安定。

堂号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时期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初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时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时期的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为保定郡,县亦名保定。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元朝时期曾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民国早期,为纪念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谢子长烈士,在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长县,移治所到原县东部的瓦窑堡。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安定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亦称襄樊堂。

嘉会堂:宋朝时候的尚书司封郎席汝言是一个很喜欢交朋友的人,他和文彦博、傅弼、司马旦、司马光兄弟、王安石、楚王叔等人分别形成了耆英会、令甲会、真率会,朋友很多。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利川,湖南之芷江,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苗、水、土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注引《万姓统谱》曰:“唐尧时击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尧尊为席老师。”(按:《中国姓氏大全》注“击壤”云:“我国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席氏当始于此。

2、或为籍氏所改。郑樵注云:“本籍氏,晋大夫籍谈之后。谈十三世孙避项羽讳改为席氏。汉初徙关东豪杰席氏于安定、临泾。”郑樵将此归“以官为氏”之列,欠妥。盖籍谈之祖伯黡司晋典籍,因姓籍氏。“籍”乃“以官为氏”,岂改而为席亦可谓“以官为氏”耶?

3、土族之席姓。原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享堂什纳地方,后迁至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他们自称什纳·孔(意为从什纳迁来的人),土族语中无卷舌的“什”音,将“什”读作“席”,故音译作“席纳”,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席”而为单姓。东汉有席广,光武时议郎;唐代有席豫,襄阳人;宋代有席汝言;明代有席上珍;清代有席煜,又有席佩兰。

二、

席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陕西、河南等省多此姓,二省席姓约占全国汉族席姓人口70%。

席姓起源:

1、唐尧时,有击壤而歌之席老翁,以播种耕稼为事,尧闻而嘉之尊为席老师。此为席姓之始。

2、春秋时晋大夫 籍谈之祖伯黡,司晋典籍,因为籍氏。籍谈之后13代籍环避项羽名讳,改名席氏。

3、清满洲正黄旗中有席氏。今满族姓。

4、土族席纳氏,汉姓为席。

5、蒙古、土家、彝等民族均有此姓。

席姓名人:

席广,东汉光武时议郎。

郡望:安定。

栏目导航

热门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