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899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qz930.com
酒姓主要源自:芈姓、姬姓。
酒姓起源一
源于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和职业为姓氏者,称酒氏、酋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姓氏读音古作qiú(ㄑㄧㄡˊ),今读音作jiǔ(ㄐㄧㄡˇ)亦可。
酒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公族后裔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楚公族有酒氏。”少典氏第二十代、黄帝轩辕氏第九代季连,芈姓,季连氏。其裔至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黄帝轩辕氏第五十六代楚顷王襄,名熊横,迁都于陈。其后有酒氏。
楚顷王襄的后裔子孙中有分封在酒邑者,故址在今江苏省的杨州市西门一带地区,遂以邑为姓氏,称酒氏,,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ǐ(ㄌㄧˇ)。
酒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学官博士祭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汉朝时期,朝廷设置博士祭酒官位,总管朝廷教育机构国子学或大学。西晋时期改为国子祭酒,隋朝时期改为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总管。到清朝末期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国子监,改设学部,将国子祭酒改称为学部尚书。祭酒,就相当于教育部部长,负责为当朝统治者培养国家良才,首辅帝王国君的子孙。
在祭酒的后裔中,有以祖上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酒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jiǔ(ㄐㄧㄡˇ)。
酒姓起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晋国君主晋静公姬俱酒,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战国时期的周安王姬骄二十五年(晋孝公姬倾十六年,公元前377年),晋国君主晋孝公逝世,其子姬俱酒即位,是为晋静公,实际上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君主,仅徒俱虚名而已,因为晋国早在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晋烈公姬止十七年,魏文侯魏斯四十四年,赵烈侯赵籍元年,韩景侯韩虔七年,公元前403年)就已经正式被赵、魏、韩三家贵族势力瓜分了。晋静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77~前352年,为晋国最后一名“君主”,在周昱王(周显王)姬扁(周安王姬骄)十七年(晋静公二十六年,韩昭侯韩武十一年,公元前352年),韩昭侯教唆晋静公的妃子韩妃杀了晋静公,史称其为“君悼公”,晋国历史就此正式结束。
在晋静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即称酒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氏读音古作qiú(ㄑㄧㄡˊ),今读音作jiǔ(ㄐㄧㄡˇ)亦可。酒氏族人大多尊奉晋静公姬俱酒为得姓始祖。
酒姓起源五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甘肃酒泉郡,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传说,在汉朝时期,栖息于西北的匈奴民族曾在今甘肃地区酒泉郡凿井,开掘的井水味道居然如酒一样,于是当地人就以酒为姓氏,称酒氏,后逐渐汉化,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酒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阿尔吉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记载,满族阿尔吉氏,汉姓为酒氏。今满族中的阿尔吉氏,实际上源出唐朝时期西突厥后裔的一个分支乌揭人,欧洲史其称为阿尔吉帕人(Argippaei)。唐朝高宗李治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西突厥部落被唐朝大将军苏定方所灭,其部落可汗阿史那·贺鲁被俘虏。之后,西突厥族人大多被分散内迁,后逐渐融合于汉族、蒙古族之中。当时还有西突厥的余部分为西迁、北迁两部分:西迁之民主要居于阿尔泰山西侧,以游牧为生,史称乌揭人,后成为维吾尔民族的先民之一;而北迁之民即为金国时期的女真族阿尔吉部,满语为Argi Hala,汉义“酒”,世居吉林长白山地区。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阿尔吉氏多冠汉姓为酒氏、吉氏等。
酒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四十四位,以洛阳、咸阳、广陵、江陵为郡望。
今河南省的济源市、焦作市、新乡市、洛阳市、濮阳市、卫辉县、开封市、安阳市、郑州市、周口市、太康县、平顶山市、南阳市,湖北的襄阳市,河北省的沧州市、衡水市、阜城县、冀州市、石家庄市、正定县、保定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湖南省的益阳市,山西省的临汾市、晋城市、阳城县,辽宁省的沈阳市,吉林省的长春市,浙江省的宁波市,陕西省的西安市、蒲城县,云南省的昆明市、宜良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青海省的西宁市,四川省什邡市(县级市),山东省的济南市、淄博市,福建省厦门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市等地区,均有酒氏族人分布。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广陵郡:亦称江都郡、江阳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洛阳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一、酒jiǔ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龙口,山西之太原、临汾、晋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官》酒正,因官命氏。”酒正,掌管造酒。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楚公族有酒氏。”此当系出芈姓。明代有酒好德,神木卫经历。
二、酒
酒姓分布:四川彭县、河南林县、内黄、济源、山东新泰、安徽淮南、云南东川、上海嘉定、山西阳城、北京、陕西西安、台湾桃园、河北等地均有此姓。
酒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有酒姓。
2、战国时晋静公为烈公之孙,名俱酒,其后以名为氏。
3、周官有酒正(《周礼》天官之属,为酒官之长),因官命氏。
4、匈奴人姓。肃州酒泉郡,始因凿井,井味如酒,其俗以为氏。
酒姓名人:
酒好德,明时广东乳源人,洪熙中任陕西神木卫经历。
郡望:江陵。
酒姓古代名人
酒好德明朝,见《康熙字典》。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广陵郡:亦称江都郡、江阳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洛阳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一、酒jiǔ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龙口,山西之太原、临汾、晋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官》酒正,因官命氏。”酒正,掌管造酒。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楚公族有酒氏。”此当系出芈姓。明代有酒好德,神木卫经历。
二、酒
酒姓分布:四川彭县、河南林县、内黄、济源、山东新泰、安徽淮南、云南东川、上海嘉定、山西阳城、北京、陕西西安、台湾桃园、河北等地均有此姓。
酒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有酒姓。
2、战国时晋静公为烈公之孙,名俱酒,其后以名为氏。
3、周官有酒正(《周礼》天官之属,为酒官之长),因官命氏。
4、匈奴人姓。肃州酒泉郡,始因凿井,井味如酒,其俗以为氏。
酒姓名人:
酒好德,明时广东乳源人,洪熙中任陕西神木卫经历。
郡望:江陵。
一、酒jiǔ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龙口,山西之太原、临汾、晋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官》酒正,因官命氏。”酒正,掌管造酒。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楚公族有酒氏。”此当系出芈姓。明代有酒好德,神木卫经历。
二、酒
酒姓分布:四川彭县、河南林县、内黄、济源、山东新泰、安徽淮南、云南东川、上海嘉定、山西阳城、北京、陕西西安、台湾桃园、河北等地均有此姓。
酒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有酒姓。
2、战国时晋静公为烈公之孙,名俱酒,其后以名为氏。
3、周官有酒正(《周礼》天官之属,为酒官之长),因官命氏。
4、匈奴人姓。肃州酒泉郡,始因凿井,井味如酒,其俗以为氏。
酒姓名人:
酒好德,明时广东乳源人,洪熙中任陕西神木卫经历。
郡望:江陵。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广陵郡:亦称江都郡、江阳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江陵郡:原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郢郡,汉朝时期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北朝时期齐国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朝与清朝时期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朝时期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时期废府及上元县,先以江宁县为江苏省省会,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又移江宁县于南京市郊区一带。
洛阳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一、酒jiǔ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龙口,山西之太原、临汾、晋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官》酒正,因官命氏。”酒正,掌管造酒。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楚公族有酒氏。”此当系出芈姓。明代有酒好德,神木卫经历。
二、酒
酒姓分布:四川彭县、河南林县、内黄、济源、山东新泰、安徽淮南、云南东川、上海嘉定、山西阳城、北京、陕西西安、台湾桃园、河北等地均有此姓。
酒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有酒姓。
2、战国时晋静公为烈公之孙,名俱酒,其后以名为氏。
3、周官有酒正(《周礼》天官之属,为酒官之长),因官命氏。
4、匈奴人姓。肃州酒泉郡,始因凿井,井味如酒,其俗以为氏。
酒姓名人:
酒好德,明时广东乳源人,洪熙中任陕西神木卫经历。
郡望:江陵。
其他姓氏
[ 酒 ]字的同音字 - [ jiu ]
[ 酒 ]的同部首字 - [ 氵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