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姓

[ jī,jǐ ]

读音:jī,jǐ

拼音:ji,ji

简繁:幾

五笔:MTN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MTN

笔画:2画

吉凶:吉

仓颉:HN

结构:独体

郑码:QD

四角:77210

区位:2824

统一码:51E0

异体字:?,幾

英汉互译:small table

笔顺: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643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qz930.com

起源

几姓主要源自:子姓。

几姓几姓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仲几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左传》中记载:鲁襄公姬午四年(公元前569年),鲁君“请属部”,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齐人请邻,宋人请膝”,均是请盟主确认部、邪、膝这些旧日诸侯成为依从于某国的附庸。在周敬王姬匄十一年(宋景公子头曼八年,晋定公姬午三年,公元前509年),宋国承担了修筑成周工程的任务,宋君让大夫仲几负责,仲几便要让膝国、薛国、郧国等附属于宋国的小国代替本国承担修筑劳作,薛国宰相对仲几争辩说:“宋为无道,绝我小国于周,以我适楚,故我常从宋……若复旧职,将承王官,何故以役诸侯?”表达了那些附庸小国、弱国愤怒而无奈的心态。由于大家都磨洋工,拖延了成周的建设工程,负责监督工程实施的晋定公便铁面无私,不顾仲几的大夫地位,将其抓了起来,押送到周朝京师去面见周敬王议罪。在史籍《谷梁书》中记载:周敬王十一年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晋执人于尊者之侧,而不以归京师,故但言其执,不书所归。徐邈曰:案传定元年不书正月,言‘定无正也’。然则改元即位在于此年,故不可以不书王。书王,必有月以承之,故因其执月以表年首尔,不以谨仲几也。”赞扬了晋定公在处置此事方面所表现出的大义。

在仲几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几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几氏正宗。几氏族人大多尊奉仲几为得姓始祖。

几姓几姓起源二

源于焦侥国,出自《山海经》传记焦侥之国,属于以国人体态为姓。据史籍《山海经》的记载:在昆仑山的东面,有个焦侥国,此国与传说中的周饶国一样,国人都身材矮小,只有三尺高,但其国人非常讲究礼节,戴帽子、系腰带都整齐考究。实际上,“焦侥”、“周饶”,都是“侏儒”之音转,侏儒,就是身材短小的人,则焦侥国即周饶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小人国”。

在古汉语中,“几”就有“微”、“殆”之意,称焦侥国人为几姓,即是说其人身材微小。

几姓几姓起源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俟几氏部族,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以后,即开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还在改姓令诏中说:“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则以家与谥,官有世功,则有宦族,邑亦如之。姓则表其所由生,氏则记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于或自所居,或以国号,或用官爵,或用事物,虽缘时不同,俱其义矣。魏氏本居朔壤,地远俗殊,赐姓命氏,其事不一,亦如长勺、尾氏、终葵之属也。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今举其可知者。”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俟几氏改为几氏。

几姓几姓起源四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冈志》,是北京牛街志书。因牛街地区旧称“冈儿上”,故名。《冈志》约成书于清乾隆初年。作者为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侍值乾清宫”的佚名穆斯林,一说即书中所提到的“赵公士英”,全一册。记述了康熙时期(公元1662~1722年)人物、事件详尽具体,是此书的主要特色。内容丰富翔实,文字朴实生动。目录:图考、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形胜、风俗、寺宇、街巷、人物、儒林、隐逸、名师、灵征、武勇、技巧、烈女、教礼仪、灾异、食物、杂志。作为北京牛街回民聚居区形成与发展史的首次记录,《冈志》开编撰北京街道志及地区回族志之先河,对了解明清之际回族穆斯林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宗教礼仪与习俗,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风俗”、“名师”、“教礼议”、“马永和摘误”、“舍公谈性理”及康熙三十三年奸细案等节,对研究当时北京伊斯兰教的历史、教派、经堂教育及牛街礼拜寺的掌教、建筑等情况,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填补了正史之空白。《冈志》原本已佚,今存两种内容均不完整的手抄本:一是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农历2月5日燕山沈风仪抄录本,五十七页,毛笔工楷,有朱笔圈读痕迹和批注,原藏张次溪、张叔文家。二是1955年7月8日,哈吉·易卜拉欣·刘仲泉依据古绍宸家藏残本抄录并补志,名曰《北京牛街冈上礼拜寺志(草稿)》,简称《冈上志》,有刘氏序言、眉批、补充续写的部分人物志及尹伯清的某些批注意见。原件亦佚,其转录本现存北京图书馆地方文献部。1990年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上述两种手抄本的合编注释本《北京牛街街志书——冈志》,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刘东声、刘盛林注释。

回族几氏是一个稀少的姓氏,该姓氏只见于清朝乾隆初年编写的《冈志》中。

几姓几姓起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关防机构官吏讥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讥人,就是伺察,是两周时期王室京畿关防、以及各诸侯国城池、军镇要塞的关执,是一种检查出入境人员的稽查式官吏,在周王室称“伺察”,在各姬姓诸侯国称“呵察”,在其他诸侯国则称“讥人”,兼管抽取入境赋税,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这在典籍《周礼·王制》中记载:“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注:讥,呵察也,通作几。”在《周礼·地官·司关》中还记载:“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犹几。注:犹几,谓无租税,犹苛察,不令奸人出入。”

在讥人、伺察、呵察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讥人氏、几人氏、伺察氏、呵察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几氏、讥氏、伺氏、察氏、呵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

几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以睢阳、洛阳为郡望。

睢阳郡:本为梁国,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淮阳(今河南商丘),下辖八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曹魏时期始改为梁郡,南北朝宋国定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北魏时期又回故治,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后曾以宋州为梁郡。唐朝时期改为睢阳郡。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睢阳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一、(幾)jī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风俗通》云:“宋大夫仲几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姓氏考略》据《山海经·大荒南经》云:“有小人名曰焦饶之国,幾姓。”

3、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俟几氏改为几氏。”

二、(幾)jǐ

《姓氏词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俱予收载并注此音。或音jī。详见“幾(几)”(jī)条。

三、

几姓起源: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四、(幾)

几姓分布: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

几姓起源:

1、系自子姓。宋大夫仲几,字子然,其后以名为氏,见《风俗通》。

2、北魏改俟几氏为几氏。

几姓名人:

几瑟、战国时韩大夫。

郡望:睢阳。

历史名人

郡望

睢阳郡:本为梁国,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淮阳(今河南商丘),下辖八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曹魏时期始改为梁郡,南北朝宋国定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北魏时期又回故治,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后曾以宋州为梁郡。唐朝时期改为睢阳郡。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睢阳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一、(幾)jī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风俗通》云:“宋大夫仲几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姓氏考略》据《山海经·大荒南经》云:“有小人名曰焦饶之国,幾姓。”

3、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俟几氏改为几氏。”

二、(幾)jǐ

《姓氏词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俱予收载并注此音。或音jī。详见“幾(几)”(jī)条。

三、

几姓起源: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四、(幾)

几姓分布: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

几姓起源:

1、系自子姓。宋大夫仲几,字子然,其后以名为氏,见《风俗通》。

2、北魏改俟几氏为几氏。

几姓名人:

几瑟、战国时韩大夫。

郡望:睢阳。

姓氏源流

一、(幾)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风俗通》云:“宋大夫仲几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姓氏考略》据《山海经·大荒南经》云:“有小人名曰焦饶之国,幾姓。”

3、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俟几氏改为几氏。”

二、(幾)

《姓氏词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俱予收载并注此音。或音jī。详见“幾(几)”(jī)条。

三、

几姓起源: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四、(幾)

几姓分布: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

几姓起源:

1、系自子姓。宋大夫仲几,字子然,其后以名为氏,见《风俗通》。

2、北魏改俟几氏为几氏。

几姓名人:

几瑟、战国时韩大夫。

郡望:睢阳。

堂号

睢阳郡:本为梁国,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淮阳(今河南商丘),下辖八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曹魏时期始改为梁郡,南北朝宋国定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北魏时期又回故治,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后曾以宋州为梁郡。唐朝时期改为睢阳郡。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睢阳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一、(幾)jī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引《风俗通》云:“宋大夫仲几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姓氏考略》据《山海经·大荒南经》云:“有小人名曰焦饶之国,幾姓。”

3、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后魏俟几氏改为几氏。”

二、(幾)jǐ

《姓氏词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俱予收载并注此音。或音jī。详见“幾(几)”(jī)条。

三、

几姓起源: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四、(幾)

几姓分布: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

几姓起源:

1、系自子姓。宋大夫仲几,字子然,其后以名为氏,见《风俗通》。

2、北魏改俟几氏为几氏。

几姓名人:

几瑟、战国时韩大夫。

郡望:睢阳。

[ 几 ]字的同音字 - [ ji,ji ]

[ 几 ]的同部首字 - [ 几 ]

栏目导航

热门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