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ǎi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51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293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412 | 1987年 | 336 | 1982年 | 449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472 |
内容来源于:www.qz930.com
海姓主要源自:姬姓。
海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的封位,属于以神话传说封神之职为氏。相传,黄帝有个儿子叫禺阳,任职海司,后来他被封为东海之神。禺阳的儿子叫禺强,后来也被封为北海之神。
在禺阳、禺强父子俩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海神封号为姓氏者,省称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海姓起源二
源于春秋时期卫国大臣海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焉。”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灵公属下有大夫名叫春,他就居住在海边,指海给自己起名,时称“海春”。
在海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海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薛郡海氏。根据琼山海氏在明嘉靖年编的族谱及光绪25年的族谱,郡望是薛郡,人文始祖海春。这支最有名的即为海瑞。
海姓起源三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元朝时期的海鲁丁,是元文宗孛儿只斤·图贴睦尔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庚午科的进士,曾任职于信州,其后裔子孙皆姓海,史称信州海氏。
⑵在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县韦州镇有回族海氏一百多户。这一支海氏为明朝末期伊斯兰教经师海东阳之后,现已传至第十世。今韦州海氏家族的老坟上还有为纪念海大师而立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的石碑。
⑶.在今甘肃和新疆亦有少部分回族海氏,该支海氏源出元朝时期屯戍垦边的“西域亲军”和“探马赤军”之经名译音,与海南海氏、信州海氏、韦州海氏皆不同源。
⑷.在今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境内以及部分海南岛的海姓源出于大都路顺义府人海盟石,明朝洪武元年授御前亲军指挥,洪武二年授宝庆卫指挥,洪武十三年奉文调云南毕节(今贵州毕节),海盟石及长子海伯、次子海颜,因随军征调,迁徙贵州,只有季子海馨留居湖南宝庆,繁衍发展至今。
海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海佳氏,亦称珂里叶特氏,世居科尔沁草原(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满语为Haigi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海佳氏多冠汉姓为海氏。
⑵.蒙古族沙查海氏,世居克鲁伦(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cah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沙查海氏多冠汉姓为海氏、沙氏等。
⑶.蒙古族克勒德氏,亦称克里叶特氏,汉义“乌鸦”,世居巴颜乌喇(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lde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克勒德氏多冠汉姓为海氏。
⑷.蒙古族海勒图锡氏,世居科尔沁草原(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多冠汉姓为海氏。
海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海拉苏氏,满语为Hairasu Hala,世居海拉苏台(内蒙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苏木海拉苏台),后多冠汉姓为海氏。
⑵.满族萨克达氏,原本为巴雅拉氏,后改以地为氏,满语为Sakda Hala,汉义“苍老”,部族认输众多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畔)、黑龙江两岸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海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⑶.满族舒尔哈赤氏,亦称舒尔哈齐,先祖即为佟·努尔哈赤的同胞弟弟爱新觉罗·舒尔哈齐,以先祖之名为姓氏,满语为Sulhaqi hala,汉义“大海”,清朝初期即多有冠汉姓为海氏者。
海姓起源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藏族、裕固族、土族、土家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海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海氏,世代相传至今。
海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四百八十八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七十二位门阀,人口约四万八千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4%左右。有历史记载的海氏始祖,是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大臣海春,得姓的历史至少在两千五百年以上,是我国的众多古老姓氏之一。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海氏是卫灵公的大夫春的后代,他指海为名,称海春,其后代即称海氏。秦、汉之后,该支海氏族人都集中于薛郡一带,因此望族出薛郡。目前在南方的闽、粤一带,有不少该支海氏分播的族人,分布极广。
今河南省的郑州市、开封市、邓州市、平顶山市湛河区、周口市沈丘县、南阳市西峡县、许昌市、濮阳市、南阳市方城县、南阳市淅川县、洛阳市、信阳市固始县,湖南省的张家界市、临湘市,贵州省的毕节市、织金县,江苏省的无锡市、徐州市、苏州市,山西省大同市,山西省怀仁县。山东省的临清市、菏泽市东明县,四川省的成都市,陕西省的咸阳市,辽宁省的营口市、阜新市,河北省的大厂回族自治县、唐山市,云南省的昆明市通海县、宣威市、丽江市、曲靖市陆良县、玉溪市江川县,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台湾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吴忠市同心县、固原市彭阳县,内蒙古自治区,海南省的文昌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鹿寨等地,均有海氏族人分布。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汉朝时期的鲁县在西汉时期曾一度改为鲁国,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及江苏省北部一带地区
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置郡,广东旧广州、韶州、潮州、惠州、肇庆、南雄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广西旧平乐府东境、梧州府东南境皆其地,郡治番禺,即今广东省治,汉亦置郡于此,三国吴以后兼为广州治,隋郡废。后复置,唐废;寻复置,又废,宋曰广州南海郡,元以后废。南海郡的治所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市区。秦朝平定岭南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南海郡下辖四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另一说为六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冽江、揭阳),郡治在番禺(即今广州),主体范围在今广东、海南和广西东南部。汉武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把岭南三郡析为九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设交趾刺史部。南海郡治番禺县,领番禺、中宿、博罗、龙川、四会、揭阳六县。西汉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8年)月改为交州,南海郡隶交州。三国孙吴黄武五年(丙午,公元226年),交州分为交、广两州,南海郡隶广州。隋朝仁寿元年(辛酉,公元601年)改番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又改为南海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废南海郡,复置广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广州为南海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郡为州,南海郡又改广州。
珠崖郡:亦称临振郡、琼州郡,即今海南岛。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据文献资料,“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而根据考古工作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二百处遗址和历史文献来推断,至少在六千年以前就有海南岛,并有人类活动。据《琼州府志》记载,秦朝时期海南属其遥领的范围。海南岛的开发历史非常久远。据史书记载,远在两千多年前,在汉武帝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就在海南岛建立珠崖、儋耳两郡。从此,海南岛正式纳入我国版图,成为我国的神圣领土。据说,之所通知珠崖、儋耳之名,是因“崖岸之边产珍珠”和当地黎民的耳朵上戴了许多大耳圈之故。在汉武帝时代至南北朝期间,海南岛的郡县设置变动很大,并一度由合浦郡兼管。三国时期海南岛归孙吴国管辖。至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大同中叶(公元540~541年)又在海南岛重建崖州。隋朝一统中国后,将崖州改为珠崖郡,且在海南岛的西南部新建了一个临振郡。唐朝时,在海南岛建立五个州和二十二个县,许多名称至今仍沿用。五代以后,战事频繁,大批汉民迁居海南岛。至宋朝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被谪居到海南岛。元朝时期又称为琼州路,在元朝时期,海南建制多仿宋朝领三州、十三县。元朝时期又称为琼州路,领三州、十三明朝称海南岛为琼州府,清朝时期又将琼州府改称琼州道,清朝时期海南建制仍沿袭明代,清末又改三州十三县。“琼为都会,居岛之北,儋居西陲,万居东陲”。因而,海南岛又有琼岛之称。民国初期,海南废道设公署,后经改行政督寨区、特别行政区。解放后,海南改为行政区,设行政区公署,1988年建省,称为海南省。海南建制的演变,自汉初在琼崖置郡县到1988年建省,历时两千零九十八年。随着朝代变更,地名也常有改变,故海南地名有称“崖州”、“琼州”、“琼崖”。在诗文和题词中,有称“海外”、“南极”、“天涯”、“海角”、“南天”等。“海南”一名在宋朝时期才常有出现,民国之后普遍使用,其正式作为海南地方政区的称谓是解放后的1951年,称“海南行政公署”,1988年建制升格为省,称“海南省”,简称“琼”。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
薛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县堂。
珠崖堂:以望立堂,亦称琼州堂。
南海堂:以望立堂。
一、海hǎ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文、黄骅,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酒泉、徽县,河南之卢氏,湖南之芷江、新邵,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蒙、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望出薛郡。”
2、《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明赐元人姓名诺海曰海荣。”
3、或以名为姓。明梁云龙《海公行状》载:“公讳瑞……其上世以来未详,在国初,以军功世广州卫指挥某者,隶籍番禺,今为番禺人。洪武十六年(1383年),答儿从军海南,著姓于琼,遂为琼山人。”海瑞为回族,其先名海答儿,后即取其名之首音谐“海”而为姓。
二、海
海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
海姓起源:
1、黄帝庶子禺阳之玄孙世居南海(故城在今广东番禺)为海司,后因以为氏。
2、春秋时卫灵公臣海春之后,以海为氏。
3、明时赐元人诺海姓海名荣。蒙古族海拉苏姓汉姓为海。
4、明、清时云南曲靖府平彝县土县丞海氏,系彝族。
5、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之后有海姓。
6、彝、傈僳、蒙古、回、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
海姓名人:
海鹏,唐时人,撰《草经》一卷。
郡望:薛郡。
海姓古代名人
海鹏唐朝,学者,著作有《草经》一卷而为人所知。
海顺唐朝,高僧,他的道行非常纯洁,著有《三不为篇》。
海瑞明朝,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人。任淳安知县的时候,他抑制豪权,清丈土地,平均徭税,施行“一条鞭法”,颇有政绩。因为对权贵没有给好处,后来被降为兴国判官。后来又因为政绩突出,擢升为户部主事,他准备上书陈述当时社会和朝廷政治的弊端,他知道他的直言坦白的上书会激怒明世宗嘉靖皇帝,于是在上书之前就自己买好了一口棺材,和他的妻子诀别,等待着朝廷的怪罪。他上书后,皇帝果然很愤怒,把他投进监狱,定他为死罪。不久以后,明世宗死去。朱载垕即位,海瑞于是得以出狱。任应天巡抚,推行“一条鞭法”,因受张居正、高拱排挤,谢病而归。张居正死后,擢升南京吏部右侍郎,继升迁为右都御史15年。后来卒于南京右都御史的职位上,谥号忠介,深得百姓爱戴。因而民间有许多关于海瑞的美好传说。著作有《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备忘录》、《元佑党人碑考》等。
海宁清朝,工部主事,累迁浙江巡抚,曾经到温州缉捕捉拿盗贼,途中生病而逝。
海源善明朝,洪武年间任安化知县,勤于政事。用熟皮制作一根鞭子,遇到犯法的人,吓唬一下,使人知道惭愧而已。受到百姓敬爱。
海龄海龄是近代爱国将领,是鸦片战争时期守卫镇江英勇抗英著名将领。原为山海关驻防骁骑校,后任直隶张家口协守备。道光十五年遭琦善奏劾,降为二等侍卫,充任古城领队大臣。清道光二十年八月,授西安右翼副都统,九月调任江宁副都统。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进攻镇江,海龄率军民血战英军,不幸身亡。
海兰察清朝,大臣,乾隆时期征伐西域,征复台湾,被封为一等超勇公,逝世后被谥为武壮。
愉贵妃清朝(1714-1792),珂里叶特氏,亦称海佳氏,南苑海子人,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雍正朝时,入侍宝亲王府为格格,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册封海常在,乾隆元年晋封海贵人,乾隆六年二月初七生皇五子永琪,二月十三日晋封愉嫔,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愉妃,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薨,年七十九,以贵妃礼治表,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日葬裕陵妃园寝。
海姓近代名人
海竞强(公元1906~1982年),又名玉明、代澄;回族。广西临桂六塘镇新街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五十六军副军长。海竞强的母亲是白崇禧的胞姐。他六岁丧母,八岁丧父,由曾祖母抚养成人。幼时读私塾十年。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海竞强到梧州进广西讨贼军干部养成所受军事训练。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任少尉排长。在北伐战争中参加汀泗桥、贺胜桥之战并升中尉排长、上尉连长。北伐军攻占南昌后,谒见任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的舅父白崇禧,后受到白崇禧栽培。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6月保送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海竞强与一批留日学生激于义愤,自动退学回国。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夏,海竞强派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上尉参谋,后调任警卫团第六连连长。同年冬,送南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第五期高级班受训。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海竞强调任广西航空学校少校队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2月,海竞强考入陆军大学二十三期。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海竞强随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往前线指挥上海抗战。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1月,海竞强任司令部中校参谋,参加以白崇禧为团长的军委会参谋团,前往协助五战区作战,并任上校参谋、第一○七师第一○一九团团长。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2月,海竞强升桂林行营少将高级参谋。12月参加广西昆仑关之战。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5月,海竞强调任独立第十二旅旅长。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1月,海竞强任第三十一军一八八师少将副师长,同时调重庆中央训练团受训,结业后任第一八八师代理师长,防守镇南关。10月,升任师长。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4月,海竞强赴印度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一军防地之兰姆伽将官训练班受训。8月回广西防守桂林,率部在三岔一带与日军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9月,海竞强率第一八八师开往海南岛接受日寇投降。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冬,海竞强率部开往华北进攻解放区,民国三十六年2月22日在山东莱芜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4月国共和谈,海竞强获释,回到南京后任华中长官公署少将高参。8月任第五十六军副军长兼新兵训练处长。11月广西解放前夕携家逃往台湾省。海竞强在台湾省的时间里,因“归俘未经训练不复任用”,未能恢复军职,遂跻身工商界发展。1982年,海竞强在台湾省台中市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汉朝时期的鲁县在西汉时期曾一度改为鲁国,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及江苏省北部一带地区
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置郡,广东旧广州、韶州、潮州、惠州、肇庆、南雄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广西旧平乐府东境、梧州府东南境皆其地,郡治番禺,即今广东省治,汉亦置郡于此,三国吴以后兼为广州治,隋郡废。后复置,唐废;寻复置,又废,宋曰广州南海郡,元以后废。南海郡的治所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市区。秦朝平定岭南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南海郡下辖四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另一说为六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冽江、揭阳),郡治在番禺(即今广州),主体范围在今广东、海南和广西东南部。汉武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把岭南三郡析为九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设交趾刺史部。南海郡治番禺县,领番禺、中宿、博罗、龙川、四会、揭阳六县。西汉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8年)月改为交州,南海郡隶交州。三国孙吴黄武五年(丙午,公元226年),交州分为交、广两州,南海郡隶广州。隋朝仁寿元年(辛酉,公元601年)改番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又改为南海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废南海郡,复置广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广州为南海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郡为州,南海郡又改广州。
珠崖郡:亦称临振郡、琼州郡,即今海南岛。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据文献资料,“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而根据考古工作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二百处遗址和历史文献来推断,至少在六千年以前就有海南岛,并有人类活动。据《琼州府志》记载,秦朝时期海南属其遥领的范围。海南岛的开发历史非常久远。据史书记载,远在两千多年前,在汉武帝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就在海南岛建立珠崖、儋耳两郡。从此,海南岛正式纳入我国版图,成为我国的神圣领土。据说,之所通知珠崖、儋耳之名,是因“崖岸之边产珍珠”和当地黎民的耳朵上戴了许多大耳圈之故。在汉武帝时代至南北朝期间,海南岛的郡县设置变动很大,并一度由合浦郡兼管。三国时期海南岛归孙吴国管辖。至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大同中叶(公元540~541年)又在海南岛重建崖州。隋朝一统中国后,将崖州改为珠崖郡,且在海南岛的西南部新建了一个临振郡。唐朝时,在海南岛建立五个州和二十二个县,许多名称至今仍沿用。五代以后,战事频繁,大批汉民迁居海南岛。至宋朝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被谪居到海南岛。元朝时期又称为琼州路,在元朝时期,海南建制多仿宋朝领三州、十三县。元朝时期又称为琼州路,领三州、十三明朝称海南岛为琼州府,清朝时期又将琼州府改称琼州道,清朝时期海南建制仍沿袭明代,清末又改三州十三县。“琼为都会,居岛之北,儋居西陲,万居东陲”。因而,海南岛又有琼岛之称。民国初期,海南废道设公署,后经改行政督寨区、特别行政区。解放后,海南改为行政区,设行政区公署,1988年建省,称为海南省。海南建制的演变,自汉初在琼崖置郡县到1988年建省,历时两千零九十八年。随着朝代变更,地名也常有改变,故海南地名有称“崖州”、“琼州”、“琼崖”。在诗文和题词中,有称“海外”、“南极”、“天涯”、“海角”、“南天”等。“海南”一名在宋朝时期才常有出现,民国之后普遍使用,其正式作为海南地方政区的称谓是解放后的1951年,称“海南行政公署”,1988年建制升格为省,称“海南省”,简称“琼”。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
薛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县堂。
珠崖堂:以望立堂,亦称琼州堂。
南海堂:以望立堂。
一、海hǎ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文、黄骅,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酒泉、徽县,河南之卢氏,湖南之芷江、新邵,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蒙、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望出薛郡。”
2、《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明赐元人姓名诺海曰海荣。”
3、或以名为姓。明梁云龙《海公行状》载:“公讳瑞……其上世以来未详,在国初,以军功世广州卫指挥某者,隶籍番禺,今为番禺人。洪武十六年(1383年),答儿从军海南,著姓于琼,遂为琼山人。”海瑞为回族,其先名海答儿,后即取其名之首音谐“海”而为姓。
二、海
海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
海姓起源:
1、黄帝庶子禺阳之玄孙世居南海(故城在今广东番禺)为海司,后因以为氏。
2、春秋时卫灵公臣海春之后,以海为氏。
3、明时赐元人诺海姓海名荣。蒙古族海拉苏姓汉姓为海。
4、明、清时云南曲靖府平彝县土县丞海氏,系彝族。
5、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之后有海姓。
6、彝、傈僳、蒙古、回、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
海姓名人:
海鹏,唐时人,撰《草经》一卷。
郡望:薛郡。
一、海hǎ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文、黄骅,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酒泉、徽县,河南之卢氏,湖南之芷江、新邵,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蒙、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望出薛郡。”
2、《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明赐元人姓名诺海曰海荣。”
3、或以名为姓。明梁云龙《海公行状》载:“公讳瑞……其上世以来未详,在国初,以军功世广州卫指挥某者,隶籍番禺,今为番禺人。洪武十六年(1383年),答儿从军海南,著姓于琼,遂为琼山人。”海瑞为回族,其先名海答儿,后即取其名之首音谐“海”而为姓。
二、海
海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
海姓起源:
1、黄帝庶子禺阳之玄孙世居南海(故城在今广东番禺)为海司,后因以为氏。
2、春秋时卫灵公臣海春之后,以海为氏。
3、明时赐元人诺海姓海名荣。蒙古族海拉苏姓汉姓为海。
4、明、清时云南曲靖府平彝县土县丞海氏,系彝族。
5、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之后有海姓。
6、彝、傈僳、蒙古、回、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
海姓名人:
海鹏,唐时人,撰《草经》一卷。
郡望:薛郡。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汉朝时期的鲁县在西汉时期曾一度改为鲁国,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及江苏省北部一带地区
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置郡,广东旧广州、韶州、潮州、惠州、肇庆、南雄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广西旧平乐府东境、梧州府东南境皆其地,郡治番禺,即今广东省治,汉亦置郡于此,三国吴以后兼为广州治,隋郡废。后复置,唐废;寻复置,又废,宋曰广州南海郡,元以后废。南海郡的治所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市区。秦朝平定岭南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南海郡下辖四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另一说为六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冽江、揭阳),郡治在番禺(即今广州),主体范围在今广东、海南和广西东南部。汉武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把岭南三郡析为九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设交趾刺史部。南海郡治番禺县,领番禺、中宿、博罗、龙川、四会、揭阳六县。西汉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8年)月改为交州,南海郡隶交州。三国孙吴黄武五年(丙午,公元226年),交州分为交、广两州,南海郡隶广州。隋朝仁寿元年(辛酉,公元601年)改番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又改为南海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废南海郡,复置广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广州为南海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郡为州,南海郡又改广州。
珠崖郡:亦称临振郡、琼州郡,即今海南岛。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据文献资料,“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而根据考古工作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二百处遗址和历史文献来推断,至少在六千年以前就有海南岛,并有人类活动。据《琼州府志》记载,秦朝时期海南属其遥领的范围。海南岛的开发历史非常久远。据史书记载,远在两千多年前,在汉武帝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就在海南岛建立珠崖、儋耳两郡。从此,海南岛正式纳入我国版图,成为我国的神圣领土。据说,之所通知珠崖、儋耳之名,是因“崖岸之边产珍珠”和当地黎民的耳朵上戴了许多大耳圈之故。在汉武帝时代至南北朝期间,海南岛的郡县设置变动很大,并一度由合浦郡兼管。三国时期海南岛归孙吴国管辖。至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大同中叶(公元540~541年)又在海南岛重建崖州。隋朝一统中国后,将崖州改为珠崖郡,且在海南岛的西南部新建了一个临振郡。唐朝时,在海南岛建立五个州和二十二个县,许多名称至今仍沿用。五代以后,战事频繁,大批汉民迁居海南岛。至宋朝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被谪居到海南岛。元朝时期又称为琼州路,在元朝时期,海南建制多仿宋朝领三州、十三县。元朝时期又称为琼州路,领三州、十三明朝称海南岛为琼州府,清朝时期又将琼州府改称琼州道,清朝时期海南建制仍沿袭明代,清末又改三州十三县。“琼为都会,居岛之北,儋居西陲,万居东陲”。因而,海南岛又有琼岛之称。民国初期,海南废道设公署,后经改行政督寨区、特别行政区。解放后,海南改为行政区,设行政区公署,1988年建省,称为海南省。海南建制的演变,自汉初在琼崖置郡县到1988年建省,历时两千零九十八年。随着朝代变更,地名也常有改变,故海南地名有称“崖州”、“琼州”、“琼崖”。在诗文和题词中,有称“海外”、“南极”、“天涯”、“海角”、“南天”等。“海南”一名在宋朝时期才常有出现,民国之后普遍使用,其正式作为海南地方政区的称谓是解放后的1951年,称“海南行政公署”,1988年建制升格为省,称“海南省”,简称“琼”。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
薛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县堂。
珠崖堂:以望立堂,亦称琼州堂。
南海堂:以望立堂。
一、海hǎi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文、黄骅,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酒泉、徽县,河南之卢氏,湖南之芷江、新邵,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蒙、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望出薛郡。”
2、《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明赐元人姓名诺海曰海荣。”
3、或以名为姓。明梁云龙《海公行状》载:“公讳瑞……其上世以来未详,在国初,以军功世广州卫指挥某者,隶籍番禺,今为番禺人。洪武十六年(1383年),答儿从军海南,著姓于琼,遂为琼山人。”海瑞为回族,其先名海答儿,后即取其名之首音谐“海”而为姓。
二、海
海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
海姓起源:
1、黄帝庶子禺阳之玄孙世居南海(故城在今广东番禺)为海司,后因以为氏。
2、春秋时卫灵公臣海春之后,以海为氏。
3、明时赐元人诺海姓海名荣。蒙古族海拉苏姓汉姓为海。
4、明、清时云南曲靖府平彝县土县丞海氏,系彝族。
5、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之后有海姓。
6、彝、傈僳、蒙古、回、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
海姓名人:
海鹏,唐时人,撰《草经》一卷。
郡望:薛郡。
其他姓氏
[ 海 ]字的同音字 - [ hai ]
[ 海 ]的同部首字 - [ 氵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