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姓

[ guò,guo,guō ]

读音:guò,guo,guō

拼音:guo,guo

简繁:過

五笔:FPI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FPI

笔画:6画

吉凶:吉

仓颉:YDI

结构:半包围

郑码:DSW

四角:34300

区位:2593

统一码:8FC7

异体字:過,?,?

英汉互译:pass,pass through,go across

笔顺:横、竖钩、点、点、横折折撇、捺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528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416
1995年4941987年1982年425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qz930.com

起源

过姓主要源自:任姓、姒姓。

过姓起源一

源于任姓,出自黄帝之裔姙(任)姓,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黄帝分封给他们十四个姓氏,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嬽,其中黄帝少子禹阳分封到任地,因此得任姓。依据史籍《世本》记载,寒,系出远古黄帝部落联盟,源出任姓。而任姓(妊),系黄帝所疵裔族十二姓之一,与吕、泉、毕、祝、谢、章、薛、过、戈、终同姓,曾在黄帝领导下联合击败了炎帝部落联盟。寒氏部落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寒哀,他曾为黄帝驾御马车,当为寒氏族之始祖,在黄帝部族与蚩尤部落联盟的争战中立有大功,封居寒亭,即今山东省潍坊市故潍县县城一带地区,史称寒国。

寒国的寒氏部落后分出两个分支,一支族人迁出寒亭迁至过邑(今山东莱州),后族人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过氏。另一支族人迁至戈邑(今河南太康),指地为姓氏,改称戈氏。

该支过氏、戈氏、寒氏同宗同族,皆尊奉寒哀为得姓始祖。

过姓起源二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诸侯国过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过国,夏诸侯,后因以为氏,望出高平。”古寒国被大禹建立夏王朝时所灭,之后大禹封自己子侄到原寒国过邑,建有姒姓过国,故址在今山东省烟台市下辖的莱州市一带。后由于维护夏王朝的统治,支持夏王姒相对抗寒浞,因此为东夷族首领后羿的家臣寒浞之子寒浇所灭。

灭国后的姒姓过国公族子民们,有以失国之名为姓氏者,称过氏,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据说,该支过氏族人后有因避难去“辶”底改为称呙氏者,后再简为呙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姒姓过氏族人皆尊奉大禹为得姓始祖。

过姓起源三

源于任姓。

滕侯、薛侯争长(隐公十一年)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薛侯曰:“我先封。”

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

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为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译文-----------

鲁隐公十一年春季,姬姓滕侯与任姓薛侯同去鲁国朝见鲁隐公,两人争夺席位的先后。薛侯说:“我先受封。”

滕侯说:“我是周朝的卜正官,薛姓是外姓,我不能落在后面。”

鲁隐公派羽父和薛侯商量,说:“承蒙您和滕侯问候寡君,周的俗话说:‘山上有树木,工匠就加以量测;宾客有礼貌,主人就加以选择。’周的会盟,异姓在后面。寡人如果到薛国朝见,就不敢和任姓诸国并列。如果您加惠于我,那就希望您同意滕侯的请求。”

薛侯同意了。于是就让滕侯在先。

--------------------------

不敢与诸任齿---不敢与任姓诸国争论!

诸任-----在史籍《左传》中疏云:“世本氏姓篇云:‘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过姓起源四

起源于夏代名门望族,以官职为氏,为古代占卜后审阅占卜准确性的官员,以羽毫石为家族护身法物。此姓氏后裔有5大特点,第一是舌头两侧有牙齿痕迹,称作齿痕舌。第2特点耳朵下面和后面有明显黑痣。

过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多源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五百零四位,以高平、嵊州、无锡为郡望。主要分布在安徽蒙城县,其次是苏锡常地区和浙江嵊州,海盐等地。据《风俗通》载:“过国,夏诸侯,后因以为氏,望出高平”。意为:夏朝有一个小诸侯国叫过国,在今山东省莱州,因故国被灭,后人以国为姓。郡出宁夏高平。《锡山过氏世谱》记载:“宋高宗南渡,过孟玉自和阳护驾有功,使尚逍遥郡主,赐第无锡。”过氏家族在江南地区以锡山八士桥为中心,向周边苏锡常地区辐射。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姓氏考略”引《风俗通》:“过国,夏诸侯,后因以为氏,望出高平。”然而汉唐之间上千年,竟未见一位过姓人物载于史册。北宋初“钱塘老儒”编纂的《百家姓》没有收过姓,说明当时过姓极少。《锡山过氏世谱》记载:“宋高宗南渡,过孟玉自和阳护驾有功,使尚逍遥郡主,赐第无锡”,锡山过氏是这位过郡马的后裔。建炎南渡,北方巨族迁徙江南,过姓即为一例。过氏家族在苏南地区以锡山八士桥为中心,向周边苏、常地区等辐射,特别是常州浒塘有一支巨族。如今过姓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和县的桐城闸镇漯百乡太基村,安徽省蒙城县楚村镇,江西省丰城市梅林镇,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省嵊州、海盐等地。湖南省攸县、茶陵、安仁等县亦有大部分过姓族人定居,无锡过氏族谱称为茶陵派。过姓望居高平(西晋泰始元年将原山阳郡改为高平郡,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

今安徽省的芜湖市、安庆市、蒙城县、和县、歙县,江苏省的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扬州市,浙江省的嵊州市、海盐市、建德市、东阳市,江西省的黎川县、南丰县、临川县、广丰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陕西省的黄陵市,北京市,湖北省的武汉市,湖南省的株洲市攸县、郴州市安仁县,云南省的永胜县,四川省的开江县,河南省的尉氏县,台湾省等地,均有过氏族人分布。

高平郡:①指今宁夏固原。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汉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北周改名平高郡。②从东汉到东魏,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也有高平县;晋又改山阳郡为高平郡,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南朝宋曾以高平县为郡治。北齐废此县。隋废郡。③北周改高都郡为高平郡。唐为泽州高平郡。郡治在今晋城东北。泽州有高平县,北魏置,本在今县西北,北齐迁至今县。周世宗在此破北汉军。

嵊州:西汉朝在今浙江绍兴置剡县。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因其时王莽称帝建立新朝,将剡县改名为“尽忠县”。东汉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将“尽忠县”恢复西汉时的原名“剡县”。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平李子通,以剡县立嵊州及剡城县。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废嵊州及剡城。”五代十国时,剡县一度改名赡县(一作瞻县)。那时剡县为吴越王钱鏐的属地。后梁开平二年(戊辰,公元908年),钱鏐以剡城“人物稍繁”,分剡东十三乡置新昌县,余下二十七乡改为赡县。北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公元978年),吴越国“纳土归宋”。宋太宗对吴越国时所置的新昌等多作认可,却将赡县复名为先朝留下的旧名剡县。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剡县被改名嵊县。此后嵊县存县时间长达八百七十四年,直至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改名嵊州市。

无锡县: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开始建无锡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朝元贞元年(乙未,公元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朝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高平堂:以望立堂。

无锡堂:以望立堂。

嵊州堂:以望立堂。

八士桥过氏堂号

全国的过姓主要集中在江苏无锡,苏州,常州三市,而以无锡为最多;无锡的过姓主要集中在八士,东亭,东北塘三个乡镇,而以八士为最集中.自宋代一世祖孟玉定居东亭,至八世祖岩定居八士桥繁衍生息为六个派系,分为老三房一,二,三,四,五,末六个派系,统称八士桥派.

历经宋元明清至民国,八士桥人口基本以过姓为主,名人辈出.他们多出身书香世家或耕读传家,他们的住宅都有厅堂,堂上都有历代社会名流题写的匾额.从八士桥东街到西街全长不过一千米的老街两旁分布着四五十个厅堂,主要有:

鹿野堂(过伦卿家,虞永和曾居住).

亲仁堂(过耀新旧居).

敬修堂(清代名医过玉书旧居,过沛霖老家).

燕昌堂(当代名医过锡生旧居)

务本堂(过旧居)

和义堂(过荫桐,旅台同胞过克厚旧居)

留余堂(过本大旧居)

居易堂(过湘琴旧居)

敦仁堂(过曾同旧居)

艺经堂(过旧居,洛明曾住过)

丛桂堂(过益民旧居)

聚德堂(过荫渠旧居)

有容堂(过克昌旧居)

耕余堂(过旧居)

复初堂(过旧居,阿培生旧居)

公雷堂(过元生旧居)

一乐堂(过望春旧居)

嘉福堂(过则民旧居)

仁德堂(名医过仲丹旧居),缪纶书匾

涵生堂(程氏旧居)

和孝堂(过宝兴旧居)

振古堂(过宝良旧居)

明德堂(过永伯旧居)

九思堂(过冠生旧居)

崇素堂(宋任穷警卫过祖荣旧居)

荣德堂(过旧居)

思勤堂(过晋源,过恩源旧居)

尚志堂(过旧居)

居敬堂(过廷奎旧居)

耕乐堂(过继芝旧居)

中和堂(过昂千旧居)

德星堂(过德生旧居)

勤有堂(过旧居)

敬德堂(过好安旧居)

善继堂(过至勋旧居)

谷诒堂(实业家过锡森,过镜清,高材生过镜渊旧居).

皆备堂(过立修,杨家乐夫人旧居)

宝俭堂(过旧居),现在派出所

良贵堂(过贶先,过质彬旧居)

养初堂(过旧居)

修吉堂(过观先旧居)

一、(過)guō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福建之浦城,江西之金溪、高安,安徽之贵池,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通江,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过),夏时诸侯浇之国也,亦曰有过氏。少康灭之,今莱州掖县北有过乡,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高平。”

二、(過)

过姓分布:分布较广。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二省过姓约占全国汉族过姓人口64%。

过姓起源:系自任姓。过,夏时诸侯浇之国也,亦曰有过氏。夏少康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过,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北之过乡。

过姓名人:

过期,汉时大行令。

郡望:高平。

历史名人

过姓古代名人

过源宋朝,字道源,号浩斋,宋代江苏省无锡人。少颖异,笃志圣贤之学。曾说“人终身只是一个穷理,元不分知行,行之至知之极也。”嘉佑间只为国直讲,不赴卒,学者称“浩斋先生”。

过勗过浩斋先生的后裔,字绍古,博览能文,性至孝,有《至孝通神集》。除此外,浙江海盐、嵊县等地均有过姓人物。然最出名的还是无锡、苏州一带的过家。

过龙明朝,字云从,明代苏州人、名医,与祝枝山、文徵明关系契合,他知识面广,精医道,著有《针灸要览》、《十四经发挥》等。

过铸清朝,字玉书,清代金匮(今江苏省无锡)人。研习医学多年,颇有心得,与外科名医马培之过往甚密,推崇明陈实功治外证之思想,不忌针刺。过铸中举后,曾在浙江做官较久,所到之处,都有政声,兼有医名。初为温州司榷,升放潜(今属临安)知县,调任德清县宰,与同道常州孟河马培之、青浦陈莲舫时相过从。因其本人早年尝患疔疮而损一指,更发愤攻研外证,并治好另一指之疔疮。著有《治疔汇要》(一名《治疔大全》)。另有《外科一得录》、《喉痧至论》及《过氏医案》,均有多种刊本行世。

过百龄明末,也作“伯龄”,名文年,江苏省无锡人,是明末造诣最深、名声最大的围棋国手。《无锡县志》中写道:“开关延敌,莫敢仰视。因是数十年,天下之弈者以无锡过百龄为宗。”清人钱谦益作诗赞颂过百龄,诗中写道:“八岁童牙上弈坛,白头旗纛许谁干,年来复尽楸枰谱,局后方知审局难。乌榜青油载弈师,东山太傅许追随,风流宰相清平世,谁识沿边一着棋。”清代人秦松龄的《过文年传》这样写:“百龄,名文年,为邑名家子,生而颖慧,好读书,十一岁时,见人弈,则知虚实先后进退击守之法,曰:是无难也。与人弈辄胜,于是闾党间无不奇百龄者。”过百龄的作品有《官子谱》、《三子谱》和《四子谱》等棋书。其中尤以《官子谱》价值最高,对收官问题做了全面透彻的论述,是中国第一部收官著作,并受到日本棋界的重视。过百龄在棋坛驰骋一生,继往开来,对明末至清乾隆时期围棋的飞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过元文清朝,字穆君,清代苏州人,是精通史籍的学者,有著述传世。

过春山清朝,字葆中,清代苏州人,亦是精通史籍的学者,有著述传世。过春山不仅博览经史,他的诗,取法韦、柳,曾受沈德潜的青睐,可惜未满30岁就去世了。

过姓近代名人

过之翰(1887—1965年),字觐宸,楚村乡大过庄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蒙城高等小学堂,考入颖州清颍中学。宣统三年(1911年),入南京陆军讲武堂,参加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年),选为安徽省后补议员.在蒙城县参议会工作。民国2年,因黄二诚部破蒙案牵连,离蒙进京,投京卫军第一旅(旅长冯玉祥)三营,充正兵。次年,选入模范连。后升任炮兵团副目、正目、中尉排长。民国6年,参加讨伐张勋,升炮兵上尉。民国8年,任冯玉祥部十六混成旅军需官。民国13年,冯发动兵变,改组北洋执政府,过出任财政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常务次长、兼盐务总署署长、“北洋棋社”副社长(社长段祺瑞)。民国15年,任国民联军总部军需处长。民国19年,任宋哲元二十九军军需处长。次年,蒋介石电令宋哲元逮捕该部过家芳(过之翰长子)等26名中共党员,押解南京。宋同他商议后,密令这26人全部离队。复电:“查无此人”。民国22年,过任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民国25年,兼冀察政务委员会财政厅长。力主抗日,推荐其族叔过俊伟任北平军人反省院院长。其侄过家和为军政处中校处员。协助过家和,转宋哲元批示,释放关押于反省院的薄一波等61名中共党员。次年7月,撤出北平前夕,让过俊伟将在押人员全部释放。民国29年,宋哲元病逝后,过隐居香港。次年,迁入上海。民国37年,淮诲战役第一阶段,过之翰暗中协助何基沣、张克侠、崔振伦、过家芳四个师2.3万人,在贾汪前线起义。1965年病逝。1980年,上诲市委统战部为表彰他对人民的贡献,将其骨灰移放于龙华革命公墓。

过之纲安徽蒙城人。1912年被冯玉祥招进左路备补军,曾任冯部模范连排长。1922年任44团长。北京政变时任国民一军1师2旅长。1929年任15军长。中原大战失败后未向蒋投降,跟随宋哲元躲到山西。后到韩复榘处任山东省参议厅参议。其兄过之翰也是冯部要员,在西北军长期管理财金工作。

过探先(1887年—1929年),教育家,农学家。中国现代农业教育先驱,中国现代农林科技的先驱。开创了中国近代大面积造林与植棉事业。江苏省无锡人。留美康乃尔大学农学硕士。1915年回国,任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校长。1921年任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农科教授,曾兼农艺系主任、农科副主任、推广系主任。1925年出任金陵大学(1952年合并于南京大学)农林科主任。其生平对开辟农业科学新领域,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实现科学种田理想,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先生为过探先写的墓志铭中写道:“先生姓过氏,名探先,出江苏无锡县北乡望族……先生之学,穷高极远,衣我粒我,早黾夜勉”。

过家和(1908—1945年),又名一民,化名李家和,蒙城县楚村镇大过庄人,是蒙城县最早的共产党员。民国11年(1922年)春,过家和入西北军十六混成旅官佐子弟学校读书,目睹军阀暴行,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民国15年2月28日,子弟学校随军西迁,他转入北京清明中学。后为迎接北伐军北伐.积极宣传,张贴标浯,散发传单,参加罢课和游行示威。次年春,经彭雪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京津一片白色恐怖,学校党员名单落入敌手,过家和遂辍学离校。民国17年6月,中共北方局派过家和到十七军刘珍年部搞兵运,任该部组织科长。他创办《渤海日报L组织读书会,开设“沪澳书店”,揭露社会黑暗,宣传单命,秘密发展党员,参与组建中共烟台特别支部。后为国民党觉察,振军统特务曹日嫩查处。刘珍年暗中将过家和送走。民国18年12月,过返回家乡蒙城,任顺河区区员。次年去张家口、天津,与中共地F党组织重新取得联系。民国24年,通过其叔过之翰(冀察政务委员会财政厅长)的关系,任宋哲元部军政处中校处员。次年,参与营救中共党员薄一波等61名“政治犯”出狱,后任安国县税务局长。民国26年春去延安。民国28年,任何基沣(中共秘密党员)部中校军需。民国34年9月中旬.由蒙城去上海,途经双涧东谭老荒,不幸被暗害。1983年追认为革命烈士。

过家芳1908年出生,安徽蒙城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国民党军队做地下工作。参加过中原反蒋大战、太原暴动、喜峰口战斗,曾是蒋介石“亲赐”佩剑的将军。1948年11月在张克侠、何基沣领导下于贾汪率国民党部队一个师起义,后曾任第三十四军副军长、南京警备区参谋长等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中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看准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这首激情澎湃的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取材于1933年的长城抗战和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中,过家芳所在的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的大刀队爱国官兵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气壮山河的战斗事迹。阳春三月,江南已是姹紫嫣红,我们沿着紫金山麓一条曲折的小径,走进南京军区司令部某干休所一幢散发泥土芳香的小楼,翻开了这位久历风雨,一生颇富传奇色彩的革命老人在抗战中辉煌的—页。

郡望

高平郡:①指今宁夏固原。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汉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北周改名平高郡。②从东汉到东魏,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也有高平县;晋又改山阳郡为高平郡,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南朝宋曾以高平县为郡治。北齐废此县。隋废郡。③北周改高都郡为高平郡。唐为泽州高平郡。郡治在今晋城东北。泽州有高平县,北魏置,本在今县西北,北齐迁至今县。周世宗在此破北汉军。

嵊州:西汉朝在今浙江绍兴置剡县。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因其时王莽称帝建立新朝,将剡县改名为“尽忠县”。东汉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将“尽忠县”恢复西汉时的原名“剡县”。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平李子通,以剡县立嵊州及剡城县。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废嵊州及剡城。”五代十国时,剡县一度改名赡县(一作瞻县)。那时剡县为吴越王钱鏐的属地。后梁开平二年(戊辰,公元908年),钱鏐以剡城“人物稍繁”,分剡东十三乡置新昌县,余下二十七乡改为赡县。北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公元978年),吴越国“纳土归宋”。宋太宗对吴越国时所置的新昌等多作认可,却将赡县复名为先朝留下的旧名剡县。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剡县被改名嵊县。此后嵊县存县时间长达八百七十四年,直至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改名嵊州市。

无锡县: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开始建无锡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朝元贞元年(乙未,公元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朝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高平堂:以望立堂。

无锡堂:以望立堂。

嵊州堂:以望立堂。

八士桥过氏堂号

全国的过姓主要集中在江苏无锡,苏州,常州三市,而以无锡为最多;无锡的过姓主要集中在八士,东亭,东北塘三个乡镇,而以八士为最集中.自宋代一世祖孟玉定居东亭,至八世祖岩定居八士桥繁衍生息为六个派系,分为老三房一,二,三,四,五,末六个派系,统称八士桥派.

历经宋元明清至民国,八士桥人口基本以过姓为主,名人辈出.他们多出身书香世家或耕读传家,他们的住宅都有厅堂,堂上都有历代社会名流题写的匾额.从八士桥东街到西街全长不过一千米的老街两旁分布着四五十个厅堂,主要有:

鹿野堂(过伦卿家,虞永和曾居住).

亲仁堂(过耀新旧居).

敬修堂(清代名医过玉书旧居,过沛霖老家).

燕昌堂(当代名医过锡生旧居)

务本堂(过旧居)

和义堂(过荫桐,旅台同胞过克厚旧居)

留余堂(过本大旧居)

居易堂(过湘琴旧居)

敦仁堂(过曾同旧居)

艺经堂(过旧居,洛明曾住过)

丛桂堂(过益民旧居)

聚德堂(过荫渠旧居)

有容堂(过克昌旧居)

耕余堂(过旧居)

复初堂(过旧居,阿培生旧居)

公雷堂(过元生旧居)

一乐堂(过望春旧居)

嘉福堂(过则民旧居)

仁德堂(名医过仲丹旧居),缪纶书匾

涵生堂(程氏旧居)

和孝堂(过宝兴旧居)

振古堂(过宝良旧居)

明德堂(过永伯旧居)

九思堂(过冠生旧居)

崇素堂(宋任穷警卫过祖荣旧居)

荣德堂(过旧居)

思勤堂(过晋源,过恩源旧居)

尚志堂(过旧居)

居敬堂(过廷奎旧居)

耕乐堂(过继芝旧居)

中和堂(过昂千旧居)

德星堂(过德生旧居)

勤有堂(过旧居)

敬德堂(过好安旧居)

善继堂(过至勋旧居)

谷诒堂(实业家过锡森,过镜清,高材生过镜渊旧居).

皆备堂(过立修,杨家乐夫人旧居)

宝俭堂(过旧居),现在派出所

良贵堂(过贶先,过质彬旧居)

养初堂(过旧居)

修吉堂(过观先旧居)

一、(過)guō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福建之浦城,江西之金溪、高安,安徽之贵池,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通江,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过),夏时诸侯浇之国也,亦曰有过氏。少康灭之,今莱州掖县北有过乡,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高平。”

二、(過)

过姓分布:分布较广。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二省过姓约占全国汉族过姓人口64%。

过姓起源:系自任姓。过,夏时诸侯浇之国也,亦曰有过氏。夏少康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过,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北之过乡。

过姓名人:

过期,汉时大行令。

郡望:高平。

姓氏源流

一、(過)guō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福建之浦城,江西之金溪、高安,安徽之贵池,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通江,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过),夏时诸侯浇之国也,亦曰有过氏。少康灭之,今莱州掖县北有过乡,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高平。”

二、(過)

过姓分布:分布较广。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二省过姓约占全国汉族过姓人口64%。

过姓起源:系自任姓。过,夏时诸侯浇之国也,亦曰有过氏。夏少康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过,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北之过乡。

过姓名人:

过期,汉时大行令。

郡望:高平。

堂号

高平郡:①指今宁夏固原。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汉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北周改名平高郡。②从东汉到东魏,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也有高平县;晋又改山阳郡为高平郡,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南朝宋曾以高平县为郡治。北齐废此县。隋废郡。③北周改高都郡为高平郡。唐为泽州高平郡。郡治在今晋城东北。泽州有高平县,北魏置,本在今县西北,北齐迁至今县。周世宗在此破北汉军。

嵊州:西汉朝在今浙江绍兴置剡县。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因其时王莽称帝建立新朝,将剡县改名为“尽忠县”。东汉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将“尽忠县”恢复西汉时的原名“剡县”。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平李子通,以剡县立嵊州及剡城县。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废嵊州及剡城。”五代十国时,剡县一度改名赡县(一作瞻县)。那时剡县为吴越王钱鏐的属地。后梁开平二年(戊辰,公元908年),钱鏐以剡城“人物稍繁”,分剡东十三乡置新昌县,余下二十七乡改为赡县。北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公元978年),吴越国“纳土归宋”。宋太宗对吴越国时所置的新昌等多作认可,却将赡县复名为先朝留下的旧名剡县。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剡县被改名嵊县。此后嵊县存县时间长达八百七十四年,直至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改名嵊州市。

无锡县: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开始建无锡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朝元贞元年(乙未,公元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朝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高平堂:以望立堂。

无锡堂:以望立堂。

嵊州堂:以望立堂。

八士桥过氏堂号

全国的过姓主要集中在江苏无锡,苏州,常州三市,而以无锡为最多;无锡的过姓主要集中在八士,东亭,东北塘三个乡镇,而以八士为最集中.自宋代一世祖孟玉定居东亭,至八世祖岩定居八士桥繁衍生息为六个派系,分为老三房一,二,三,四,五,末六个派系,统称八士桥派.

历经宋元明清至民国,八士桥人口基本以过姓为主,名人辈出.他们多出身书香世家或耕读传家,他们的住宅都有厅堂,堂上都有历代社会名流题写的匾额.从八士桥东街到西街全长不过一千米的老街两旁分布着四五十个厅堂,主要有:

鹿野堂(过伦卿家,虞永和曾居住).

亲仁堂(过耀新旧居).

敬修堂(清代名医过玉书旧居,过沛霖老家).

燕昌堂(当代名医过锡生旧居)

务本堂(过旧居)

和义堂(过荫桐,旅台同胞过克厚旧居)

留余堂(过本大旧居)

居易堂(过湘琴旧居)

敦仁堂(过曾同旧居)

艺经堂(过旧居,洛明曾住过)

丛桂堂(过益民旧居)

聚德堂(过荫渠旧居)

有容堂(过克昌旧居)

耕余堂(过旧居)

复初堂(过旧居,阿培生旧居)

公雷堂(过元生旧居)

一乐堂(过望春旧居)

嘉福堂(过则民旧居)

仁德堂(名医过仲丹旧居),缪纶书匾

涵生堂(程氏旧居)

和孝堂(过宝兴旧居)

振古堂(过宝良旧居)

明德堂(过永伯旧居)

九思堂(过冠生旧居)

崇素堂(宋任穷警卫过祖荣旧居)

荣德堂(过旧居)

思勤堂(过晋源,过恩源旧居)

尚志堂(过旧居)

居敬堂(过廷奎旧居)

耕乐堂(过继芝旧居)

中和堂(过昂千旧居)

德星堂(过德生旧居)

勤有堂(过旧居)

敬德堂(过好安旧居)

善继堂(过至勋旧居)

谷诒堂(实业家过锡森,过镜清,高材生过镜渊旧居).

皆备堂(过立修,杨家乐夫人旧居)

宝俭堂(过旧居),现在派出所

良贵堂(过贶先,过质彬旧居)

养初堂(过旧居)

修吉堂(过观先旧居)

一、(過)guō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福建之浦城,江西之金溪、高安,安徽之贵池,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通江,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过),夏时诸侯浇之国也,亦曰有过氏。少康灭之,今莱州掖县北有过乡,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高平。”

二、(過)

过姓分布:分布较广。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二省过姓约占全国汉族过姓人口64%。

过姓起源:系自任姓。过,夏时诸侯浇之国也,亦曰有过氏。夏少康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过,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北之过乡。

过姓名人:

过期,汉时大行令。

郡望:高平。

[ 过 ]字的同音字 - [ guo,guo ]

栏目导航

热门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