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àn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89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387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qz930.com
一、《姓氏考略》注云:“原伯贯之后。”《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曰:“原亦姬姓国,为晋所灭。其后或以祖上名字为氏。系出姬姓。”显然是黄帝后裔。
二、商代有贯国。《左传》记载:“周初分鲁侯以贯国之鼎。”其后或以国为氏。
三、为元代少数民族所取汉姓。
战国时有贯珠。汉人有贯高。晋代有贯志。元代有散曲作家贯云石,祖籍西域北庭(今新疆吉尔萨尔县),维吾尔族,祖父为元代功臣阿里海涯,因父亲名为贯只哥,便以“贯”作为姓氏。后为避朝廷风波,称病辞官,隐居杭州。明代有横州知州贯元,又有指挥使贯义。
四、贯氏现在集居在山东省鲁南地区苍山县南桥镇,以姓氏为村名,贯村。村内人口大约有2000人左右85%都姓贯,
五、贯姓全国分布情况,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山西、陕西、安徽、吉林、辽宁、黑龙江均有分布。据考证贯姓起源于山东。商代贯国在今天山东菏泽西南境内。
一、贯(貫)guà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阳泉,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商代有贯国,《左传》:“周初分鲁侯以贯国之鼎。”其后或以国为氏。(《姓氏考略》将其归入“以地为氏”之列。)(2)《姓氏考略》注云:“原伯贯之后。”原亦姬姓国,为晋所灭。其后或以祖上名字为氏。系出姬姓。
3、或为毌氏所改,《中文大字典》据《字汇补》注:“本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氏。又作贯氏。”
4、为元代蒙古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以名为氏》载:元苏尔约苏哈雅(按:《姓氏考略》译作“云石海涯”。又,“云石海涯乃蒙古姓苏尔约苏哈雅”之别译,称“小云石海涯”以与“大”云石海涯相别耳,犹称张姓父子为老张、小张等。《中国人名大辞典》称“本名小云石海涯”,误矣。)以父名格济格,因音讹为“贯只歌”,遂以贯为氏。
二、贯(貫)
贯姓分布:安徽淮南、江西修水、浙江余姚、北京、天津等地均有此姓。
贯姓起源:
1、贯,即��,古贯国,济阴蒙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16里)即其故址,其后以国为氏。
2、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有原伯氏。周大夫原伯贯之后,子孙以王父名为氏。
4、元时阿里海牙之孙贯云石,其父名贯只哥,云石遂以父名第一字为姓。
贯姓名人:
贯珠,战国时齐国人,见《姓苑》。
郡望:上谷、西河。
一、贯(貫)guà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阳泉,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商代有贯国,《左传》:“周初分鲁侯以贯国之鼎。”其后或以国为氏。(《姓氏考略》将其归入“以地为氏”之列。)(2)《姓氏考略》注云:“原伯贯之后。”原亦姬姓国,为晋所灭。其后或以祖上名字为氏。系出姬姓。
3、或为毌氏所改,《中文大字典》据《字汇补》注:“本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氏。又作贯氏。”
4、为元代蒙古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以名为氏》载:元苏尔约苏哈雅(按:《姓氏考略》译作“云石海涯”。又,“云石海涯乃蒙古姓苏尔约苏哈雅”之别译,称“小云石海涯”以与“大”云石海涯相别耳,犹称张姓父子为老张、小张等。《中国人名大辞典》称“本名小云石海涯”,误矣。)以父名格济格,因音讹为“贯只歌”,遂以贯为氏。
二、贯(貫)
贯姓分布:安徽淮南、江西修水、浙江余姚、北京、天津等地均有此姓。
贯姓起源:
1、贯,即��,古贯国,济阴蒙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16里)即其故址,其后以国为氏。
2、系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有原伯氏。周大夫原伯贯之后,子孙以王父名为氏。
4、元时阿里海牙之孙贯云石,其父名贯只哥,云石遂以父名第一字为姓。
贯姓名人:
贯珠,战国时齐国人,见《姓苑》。
郡望:上谷、西河。
其他姓氏
[ 贯 ]字的同音字 - [ guan ]
[ 贯 ]的同部首字 - [ 贝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