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姓

[ biān,bian ]

读音:biān,bian

拼音:bian,bian

简繁:邊

五笔:LPV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LPV

笔画:5画

吉凶:吉

仓颉:YKS

结构:半包围

郑码:WYM

四角:34302

区位:1763

统一码:8FB9

异体字:邉,邊,?,?,?,?,?,?,?

英汉互译:edge,margin,side,border

笔顺:横折钩、撇、点、横折折撇、捺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412018年2014年
2013年2272007年2006年234
1995年2291987年2001982年239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313

内容来源于:www.qz930.com

起源

边姓主要源自:子姓。

边姓起源一

商朝有诸侯国边国(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边国国君有伯爵的封号,所以又称为边伯,其后以边为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

边姓起源二

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朝时,宋平公之子御戎,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姓,成为边姓一支。

边姓起源三

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边姓的满族老姓包括: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额尔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边氏(朝鲜族、汉族)等。

边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乃蛮部领地巴亦答剌黑别勒赤儿,属于以地名汉化为氏。

边姓起源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之子孛尔只斤·忽哥赤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蒙古族巴亦拉葛赤氏,源出蒙古黄金家族,是元世祖孛尔只斤·忽必烈之子孛尔只斤·忽哥赤的后裔。

边姓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博尔济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博尔济氏,源于元太祖“黄金家族”孛尔只斤·铁木真的后裔,世居东城(今黑龙江勃力)。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rgi Hala。蒙古族、满族博尔济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边氏、季氏、李氏等。

边姓起源七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达斡尔族阿拉边前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是为新满洲姓氏之一。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abiancian Hala。清朝晚期以后,达斡尔族、满族阿拉边前氏多冠汉姓为边氏。

有边姓聚集村落大约有人数2万左右; 从中原迁徙来大约有近千年先祖边肃公。

边肃是诸暨边村边氏宗族的先祖。1920年编写的《暨阳同山边氏宗谱》辑有宋代魏了翁撰写的《边氏宗谱叙》,此文叙述了诸暨边村边氏始祖谨公(字慎夫,号敬齐)与边肃的源渊关系。文中记载:

谨公为承奉郎,由温迁暨宅傍同山,虑遗绪之失传也,遂征寻经理往牒,详布糸图,以示将来。固知肃公有三子。伯子石隐,不仕,名位无稽。仲子守公,西川郡佐,大展其才。令子纪昌遂占其籍。四世之后有经公转抵河南,三嗣纷然星散不能缕述再传。而应隆公起以节度显职扈跸至杭命巡海得道温之松门里,择而居之而锺毓谨公焉,此乃缔暨嫡属之祥也。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江西)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边氏宗谱叙》是魏了翁于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撰写的,应是边村边氏溯源的一份重要史料。

元代脱脱撰的《宋史》,在卷301列传第六十中找到了《边肃传》,全文如下 :

边肃,字安国,应天府楚丘人。进士及第,除大理评事、知于潜县,累迁太常博士。三司使魏羽荐为户部判官,祀南郊,超荐尚书度支员外郎。帝以三司钩取无法,至道初,置行帐司,以会财用之数,命肃主之。帐成,迁工部郎中。

真宗幸大名府,命肃经度行在粮草。改判开拆司,出知曹州,徙邢州。会契丹大入,先是地屡震,城堞摧圮,无守备,帝在澶州,密诏肃:“若州不可守,听便宜南保他城。”肃匿诏不发,督丁壮乘城而辟诸门,悉所部兵阵以代之。

子调,终尚书兵部员外郎、福建路转运使。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刘彻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金城郡:西汉朝始元六年(庚子,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兰州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隋朝大业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兰州为金城郡。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陈留堂:以望立堂。

金城堂:以望立堂。

陇西堂:以望立堂。

腹笥堂:后汉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有几百学生。边韶有一次白天睡着了,学生私下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答:“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思经事,寐与周公同梦,静与孔子同志,师而可嘲,出何典籍?”后来边孝先官做到尚书令。

一、(邊)biā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布尔津,河南之卢氏,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鲜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子姓。宋公子城之后,以字子边。”

2、“或言宋平公子御戍字子边,以王父字为氏。孙邛,为司徒。”《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陈留风俗传》谓:“宋平公公子戍(《姓氏词典》引作‘春秋宋平公公子戍……’)字子边,其后为边氏。”

3、“又,周大夫有边伯。”《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元和姓纂》亦云:“实则商有边氏。周大夫边伯,其后也。”此似以国为氏。

4、清代高丽族姓氏。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有载。

5、或为满族之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所收。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二、(邊)

边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4%。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边姓人口50%。

边姓起源:

1、系自子姓。宋平公子御戎,字子边,其孙边卬为司徒,后因氏。一说,宋公子城之后,城字子边。

2、边,商时侯国,周大夫边伯之后因氏,见《国名纪》。

3、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清满洲八旗姓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等后均有改为边氏者。今满族姓。

边姓名人:

边凤,东汉时陈留人,京兆尹。

郡望:陇西,陈留、金城。

历史名人

边姓古代名人

边韶东汉,学者,擅长文学。

边让东汉,官员、文学家,曾任九江太守。

边镐五代,南唐将领,官至武安军节度使。

边肃宋朝,将领,曾任泰宁军节度副使。

边贡明朝,官员,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边宝泉清朝,官员,同治年间进士,官至闽浙总督,于台湾抗日颇多建树。卒任,追太子少保。

边鸾唐朝,画家,长安人。他擅长画花鸟及折枝草木,用笔轻利,设色鲜明。

边鲁元代,书画家。字至愚,号鲁生,宣城(今安徽省宣城)人。官南台宣使。工古文奇字,善墨戏花鸟,名重江湖间。著有《书史会要》、《画史会要》、《春草斋集》、《梧溪集》等。

边复初明朝,洪武壬子(1372)正月初八,直隶莫(河北任丘)明永乐年从军,以武功起家,授昭信校尉,世袭百户,赐田三百亩,赠子永奉政大夫户部郎中,赠孙镛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卒于【明】天顺辛巳(1461)正月二十八,寿九十。

边永(约1409-1484),字仕远,号朴庵,任丘人。其父边复初以武功起家,因不为人所重,至死耿耿于怀,嘱其儿孙要发奋读书。边永遵从父训,立志读书取仕,终在明英宗正统十年(1444)中进士,被授外交官。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边永奉命出使安南。安南国君想在阶上拜接国书,边永斥责他不读书不知礼。事后安南国君送黄金给边永,他拒绝了。为此安南人修筑“却金馆”纪念边永的清廉。景泰三年(1452)又奉命出使占城,该地人素称狡诈。边永到了那里,待之以诚,接之以礼,并晓以利害祸福,使该地君臣心悦诚服。景泰五年(1454)哈密贡使离京,边永奉命陪送,一切严加管束,对贡使供应周到,没有任何侵扰。哈密贡使深受感动,对甘肃地方官说:“我到京师进贡十三次,从没见过边公这样的陪送官员。”边永秉承父训,十分注意家庭教育,子孙多有中进士者。据“进士名录”统计,从明正统十年边永中进士起,到清同治10年边瀹慈中进士止,全国边姓中进士者共42人,而任丘籍边姓家族中进士者就达29人,占全国边姓的三分之二强。

边镛明朝,字克振,宣德巳酉年,任丘人,明景泰癸卯年举人,成化初身言书判,科简为河南道监察御史,擢南京大理寺少卿,召为右通政掌武臣,洪治辛酉年卒寿七十三。

边宗明朝,(三门)字汝嘉,镛长子。明洪治壬子年举人,乙未年会魁授刑部主事,改吏部文选司主事。

边寅明朝,成化戌子年,镛次子。南京粮储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进阶通议大夫。嘉靖癸卯年卒,寿六十七。

边宪明朝,字汝成,号桂厳,天顺甲申年,镛三子。明成化癸卯年举人甲辰进士,边永孙,边镛子。授山东青州府推官洪治癸丑年擢湖广监察御史巡按,嘉靖甲申卒,寿六十一。

边寭明朝,自汝明,号东阜,成化丁酉年,镛四子。明洪治戌午年举人,正德辛未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癸丑年卒,寿七十七。

边宁明朝,字汝靖,号东坞。成化丁酉年,镛五子。明洪治甲子亚魁,授户部司务改礼部司务。。。嘉靖壬辰年卒,年五十六。

边宓字汝周,号莎东,镛六子,大学生。授和州吏目补寿州吏目。

边景昭明朝,字文进。明代画家,字文进,福建省沙县人,一作陇西(今甘肃省)人。永乐年间召至京,以绘事供奉内廷,授武英殿待诏,与蒋子成、赵廉被称为“禁中三绝”。

边连宝清代约1729年前后在世,字肇畛(一作赵珍),号随园,直隶任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世宗雍正中前后在世,年七十四岁。著有《随园集》、《古文病余草》、《续草》、《长语》、《清史列传》等,并传于世。

边楚善明朝,福建沙县人,文进次子。学父法。亦善花果翎毛,工致可爱。《闽画记》

边寿民清代,著名画家。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江苏淮安秀才。代表作有:《碧梧双峙图》、《老圃秋容图》、《寒江秋思图》、《寒芦落雁图》、《芦丛栖息图》、《沙洲雁影图》、《潇汀南雁图》等。

边姓近代名人

边尔旺1863年生,1944年3月17日卒,字化之,山西五台边家庄人。四十岁开始,致力于整修五台县边家庄到盂县阎家庄的山路,历二年把崎岖小路修成坦途。此后又被推为董事,组织人马修筑了10公里长的下山驮炭道(牲畜运煤盘山路)。此后又连续修筑山底村至百家庄的上山路、狐峪沟路、金山村至代县的小岭路。此后阎锡山请他到太原督军公署监修南北汽车道,并监修北井沟大桥、石岭关山洞、葫芦河石桥,继而又请他修筑北同蒲360米段家岭隧道,取名尔旺洞,被授予铜叶双穗奖章。去世后,建塔于太原风峪沟泰山龙泉寺,并在边家庄祖坟立墓碑纪念。(据五台县志)

郡望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刘彻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金城郡:西汉朝始元六年(庚子,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兰州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隋朝大业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兰州为金城郡。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陈留堂:以望立堂。

金城堂:以望立堂。

陇西堂:以望立堂。

腹笥堂:后汉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有几百学生。边韶有一次白天睡着了,学生私下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答:“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思经事,寐与周公同梦,静与孔子同志,师而可嘲,出何典籍?”后来边孝先官做到尚书令。

一、(邊)biā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布尔津,河南之卢氏,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鲜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子姓。宋公子城之后,以字子边。”

2、“或言宋平公子御戍字子边,以王父字为氏。孙邛,为司徒。”《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陈留风俗传》谓:“宋平公公子戍(《姓氏词典》引作‘春秋宋平公公子戍……’)字子边,其后为边氏。”

3、“又,周大夫有边伯。”《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元和姓纂》亦云:“实则商有边氏。周大夫边伯,其后也。”此似以国为氏。

4、清代高丽族姓氏。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有载。

5、或为满族之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所收。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二、(邊)

边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4%。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边姓人口50%。

边姓起源:

1、系自子姓。宋平公子御戎,字子边,其孙边卬为司徒,后因氏。一说,宋公子城之后,城字子边。

2、边,商时侯国,周大夫边伯之后因氏,见《国名纪》。

3、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清满洲八旗姓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等后均有改为边氏者。今满族姓。

边姓名人:

边凤,东汉时陈留人,京兆尹。

郡望:陇西,陈留、金城。

姓氏源流

一、(邊)biā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布尔津,河南之卢氏,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鲜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子姓。宋公子城之后,以字子边。”

2、“或言宋平公子御戍字子边,以王父字为氏。孙邛,为司徒。”《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陈留风俗传》谓:“宋平公公子戍(《姓氏词典》引作‘春秋宋平公公子戍……’)字子边,其后为边氏。”

3、“又,周大夫有边伯。”《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元和姓纂》亦云:“实则商有边氏。周大夫边伯,其后也。”此似以国为氏。

4、清代高丽族姓氏。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有载。

5、或为满族之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所收。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二、(邊)

边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4%。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边姓人口50%。

边姓起源:

1、系自子姓。宋平公子御戎,字子边,其孙边卬为司徒,后因氏。一说,宋公子城之后,城字子边。

2、边,商时侯国,周大夫边伯之后因氏,见《国名纪》。

3、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清满洲八旗姓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等后均有改为边氏者。今满族姓。

边姓名人:

边凤,东汉时陈留人,京兆尹。

郡望:陇西,陈留、金城。

堂号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刘彻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金城郡:西汉朝始元六年(庚子,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肃永靖),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兰州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隋朝大业及唐朝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兰州为金城郡。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陈留堂:以望立堂。

金城堂:以望立堂。

陇西堂:以望立堂。

腹笥堂:后汉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有几百学生。边韶有一次白天睡着了,学生私下嘲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答:“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思经事,寐与周公同梦,静与孔子同志,师而可嘲,出何典籍?”后来边孝先官做到尚书令。

一、(邊)biā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阜平,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布尔津,河南之卢氏,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鲜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子姓。宋公子城之后,以字子边。”

2、“或言宋平公子御戍字子边,以王父字为氏。孙邛,为司徒。”《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陈留风俗传》谓:“宋平公公子戍(《姓氏词典》引作‘春秋宋平公公子戍……’)字子边,其后为边氏。”

3、“又,周大夫有边伯。”《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元和姓纂》亦云:“实则商有边氏。周大夫边伯,其后也。”此似以国为氏。

4、清代高丽族姓氏。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有载。

5、或为满族之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所收。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二、(邊)

边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4%。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边姓人口50%。

边姓起源:

1、系自子姓。宋平公子御戎,字子边,其孙边卬为司徒,后因氏。一说,宋公子城之后,城字子边。

2、边,商时侯国,周大夫边伯之后因氏,见《国名纪》。

3、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4、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清满洲八旗姓边佳氏、博尔济氏、沙拉氏等后均有改为边氏者。今满族姓。

边姓名人:

边凤,东汉时陈留人,京兆尹。

郡望:陇西,陈留、金城。

[ 边 ]字的同音字 - [ bian,bian ]

栏目导航

热门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