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930- 字典起名—成语——诗词大全

首页 > 百家姓

[ què ]

读音:què

拼音:que

简繁:却

五笔:FCBH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FCBH

笔画:7画

吉凶:吉

仓颉:GISL

结构:左右

郑码:BZY

四角:47720

区位:4020

统一码:5374

异体字:卻,㕁,?

英汉互译:still,but,decline,retreat

笔顺:横、竖、横、撇折、点、横折钩、竖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050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qz930.com

起源

却姓主要源自:姬姓。

1、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周朝时,有姬姓虞国人,入秦后,授予百里作采邑,其后代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称百里氏。

2、以人名为姓,是春秋时秦国大夫百里奚的后代。周初,周武王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儿子虞仲的子孙在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北)。春秋时,虞仲有个后人叫奚,因住在百里乡,又称百里奚,他在虞国任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这时,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国。百里奚不甘心做奴隶,就在半路上逃跑了,可不久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在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奚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他怕用重金去赎会引起楚国对百里奚的重视,就按照当时奴隶的身价,用五张羊皮把他作为逃奴赎回来秦穆公同百里奚交谈后,对他大加赞赏,封他为大夫。百里奚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百里氏。

济阴郡,现在山东省定陶县。

新蔡郡:晋惠帝时,将汝阳郡分出一部分置新蔡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

京兆郡:京兆,即首都直辖区,为汉代京畿的行政区划名,为“三辅”之首。本来,秦朝设置内史官,掌治京师(在今陕西咸阳一带)。汉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晋代改称雍州京兆郡。

一、(卻)què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忻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

却姓分布:云南东川、浙江上虞、安徽淮南等地均有此姓。

却姓起源:俗卻字,同卻姓。亦见《中国姓氏集》及《新编千家姓》。

郡望:河东。

三、(卻)

却姓分布:台湾宜兰、桃园等地均有此姓。

却姓起源:见《姓觿》。

郡望:河东。

变化:一作郤。

历史名人

郡望

新蔡郡:晋惠帝时,将汝阳郡分出一部分置新蔡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

京兆郡:京兆,即首都直辖区,为汉代京畿的行政区划名,为“三辅”之首。本来,秦朝设置内史官,掌治京师(在今陕西咸阳一带)。汉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晋代改称雍州京兆郡。

一、(卻)què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忻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

却姓分布:云南东川、浙江上虞、安徽淮南等地均有此姓。

却姓起源:俗卻字,同卻姓。亦见《中国姓氏集》及《新编千家姓》。

郡望:河东。

三、(卻)

却姓分布:台湾宜兰、桃园等地均有此姓。

却姓起源:见《姓觿》。

郡望:河东。

变化:一作郤。

姓氏源流

一、(卻)què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忻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

却姓分布:云南东川、浙江上虞、安徽淮南等地均有此姓。

却姓起源:俗卻字,同卻姓。亦见《中国姓氏集》及《新编千家姓》。

郡望:河东。

三、(卻)

却姓分布:台湾宜兰、桃园等地均有此姓。

却姓起源:见《姓觿》。

郡望:河东。

变化:一作郤。

堂号

新蔡郡:晋惠帝时,将汝阳郡分出一部分置新蔡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

京兆郡:京兆,即首都直辖区,为汉代京畿的行政区划名,为“三辅”之首。本来,秦朝设置内史官,掌治京师(在今陕西咸阳一带)。汉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晋代改称雍州京兆郡。

一、(卻)què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忻州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收。

二、

却姓分布:云南东川、浙江上虞、安徽淮南等地均有此姓。

却姓起源:俗卻字,同卻姓。亦见《中国姓氏集》及《新编千家姓》。

郡望:河东。

三、(卻)

却姓分布:台湾宜兰、桃园等地均有此姓。

却姓起源:见《姓觿》。

郡望:河东。

变化:一作郤。

[ 却 ]的同部首字 - [ 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