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o,jiāo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859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qz930.com
教姓教姓起源一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教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学者陈明远、汪宗虎所撰著的《中国姓氏大全》中,对教氏来源仅有一简单介绍:“教姓历史悠长,此姓较罕见,据记载教姓为商纣王哥哥微子启的后人,春秋战国时期为宋国人,后期为齐国所灭”。其实,教氏人口并不少,而且在北方地区广有分布。教氏,源出西周时期的官吏教官。在春秋时期,称负责教化之官为教官,其职能为“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两周时期,地官府司所辖之“司徒”,就负责有掌管教化之事,故而称之为“教官”,同时负责管理祭祀庙事。到了汉朝以后,担任社学教育的官员亦称“教官”,即负责掌管、督导教育之官,同时还有专门管理文庙祭祀、办学。教官,在古代亦称校官、学官等。
在各诸侯国的教官之后裔子孙中,很早即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教氏,世代相传至今,不仅仅是子姓宋国才有教氏,因此不能以比干为得姓始祖。
教姓教姓起源二
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教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教授,原来就是秦朝时期开始设置的博士之官,担当诸生的教育事宜,后历经三国、魏、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皆仿汉制。但到了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推广全民教育,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开设学馆,遍置担当学生教育之任的博士官,改称其为“教授”,在宋朝时期还专门设置了教授官司掌,属员有教授、学正、教谕等,此类官称一直沿用至清朝,职能与第一个渊源中两周时期设置的教官基本一样。进入民国时期以后,“教授”之称方转变为专门的教育领域的资格职称,而不再具有行政职能。
在历朝历代的教授、学正、教谕等之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教氏,世代相传至今。
教姓教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教坊,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教坊,是唐朝时期开始设置的教坊司属员,隶属于内廷太常寺。唐朝武德年间,唐高祖李渊在宫中设置了“内教坊”,教坊官员负责掌管教习音乐、典俳优伶杂技等。到了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改称为“云韶府”,教坊改称“教坊使”,改以中官(太监)充任。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又改“云韶府”为“内教坊”,并将其官署设置在蓬莱宫旁边,内部分设了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等等乐官,之后在京都长安设置了左、右教坊,也以中官充任“教坊使”,各自独立,不再归太常寺管辖。这种教坊制度一直到宋朝时期,又改隶太常寺,主官为教坊使,次官为教坊副使。明朝时期又改设教坊司。中国封建社会的教坊制度,在社会生活中是糜腐的销金窟,为统治者集敛财富;但在音乐、歌舞、辞赋、诗词等的发展方面贡献巨大。
在教坊使、教坊副使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均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教氏、坊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教姓教姓起源四
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觉禅氏部落,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觉禅氏,又作觉察氏,满语为Giocan Hala,汉义“教场”,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扎库木(今辽宁抚顺)、乌苏里江两岸、长白山区等地,隶属于满洲正红旗。
清朝中叶以后,觉禅氏家族中即开始以“教场”本义冠汉姓为教氏,亦有改汉姓为觉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六十一位,以睢阳、辽东为郡望。
今北京市,河北省的邯郸市永年县,辽宁省的沈阳市、丹东市凤城县、宽甸满族自治县、本溪市、铁岭市、大连市甘井子区、阜新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市,黑龙江省的大庆市、佳木斯市,江苏省的苏州市,山西省的临汾市,湖南省的长沙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教氏族人分布。
睢阳郡:本为梁国,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淮阳(今河南商丘),下辖八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曹魏时期始改为梁郡,南北朝宋国定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北魏时期又回故治,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后曾以宋州为梁郡。唐朝时期改为睢阳郡。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睢阳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一、教jiào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北方多有:辽宁之清原、盖县,河北之涉县,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河南之义马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据《潜夫论》注云:“宋微子后有教氏。”此当系出子姓。元代有教化;明代有教辅置,稷山县丞。
二、教
教姓分布: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北京、山东蓬莱、辽宁铁岭等地均有此姓。
教姓起源:
1、见《姓苑》。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后有教氏。
2、佤族姓。源出亚木姓,亦作交、觉,世居云南西盟大马寨。
教姓名人:
教辅直,明时永年人,弘治中任山西稷山县丞。
教姓古代名人
教辅直明朝,弘治年间山西稷县县丞。
睢阳郡:本为梁国,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淮阳(今河南商丘),下辖八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曹魏时期始改为梁郡,南北朝宋国定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北魏时期又回故治,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后曾以宋州为梁郡。唐朝时期改为睢阳郡。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睢阳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一、教jiào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北方多有:辽宁之清原、盖县,河北之涉县,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河南之义马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据《潜夫论》注云:“宋微子后有教氏。”此当系出子姓。元代有教化;明代有教辅置,稷山县丞。
二、教
教姓分布: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北京、山东蓬莱、辽宁铁岭等地均有此姓。
教姓起源:
1、见《姓苑》。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后有教氏。
2、佤族姓。源出亚木姓,亦作交、觉,世居云南西盟大马寨。
教姓名人:
教辅直,明时永年人,弘治中任山西稷山县丞。
一、教jiào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北方多有:辽宁之清原、盖县,河北之涉县,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河南之义马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据《潜夫论》注云:“宋微子后有教氏。”此当系出子姓。元代有教化;明代有教辅置,稷山县丞。
二、教
教姓分布: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北京、山东蓬莱、辽宁铁岭等地均有此姓。
教姓起源:
1、见《姓苑》。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后有教氏。
2、佤族姓。源出亚木姓,亦作交、觉,世居云南西盟大马寨。
教姓名人:
教辅直,明时永年人,弘治中任山西稷山县丞。
睢阳郡:本为梁国,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淮阳(今河南商丘),下辖八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曹魏时期始改为梁郡,南北朝宋国定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北魏时期又回故治,隋朝开皇初年废黜,后曾以宋州为梁郡。唐朝时期改为睢阳郡。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睢阳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一、教jiào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北方多有:辽宁之清原、盖县,河北之涉县,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河南之义马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据《潜夫论》注云:“宋微子后有教氏。”此当系出子姓。元代有教化;明代有教辅置,稷山县丞。
二、教
教姓分布:安徽淮南、台湾台北、北京、山东蓬莱、辽宁铁岭等地均有此姓。
教姓起源:
1、见《姓苑》。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后有教氏。
2、佤族姓。源出亚木姓,亦作交、觉,世居云南西盟大马寨。
教姓名人:
教辅直,明时永年人,弘治中任山西稷山县丞。
其他姓氏
[ 教 ]的同部首字 - [ 攵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