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ng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12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491 |
1995年 | 467 | 1987年 | 383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qz930.com
邦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
邦姓邦姓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时期的上大夫邦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典籍《尚书·盘庚》中记载:“邦伯师长”。邦伯,就是中央政府派遣至地方的行政官员。在商王朝时期,一州之行政长官称作“伯”,相同的官员在夏王朝、周王朝、秦朝、汉朝时期皆称作“牧”,后世皆称“州牧”,州的刺史称作邦伯,俗称为“方伯”。
邦伯的后裔子孙中,有沿袭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邦伯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邦氏者,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邦姓邦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鲁国孔子的弟子邦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邦巽,姬姓,字子敛,鲁国人,是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为后世所称“七十二贤”之一。在典籍《家语·弟子解》中作“邦选,字子钦”,亦作“字子饮”。在史籍《史记·弟子传》的索隐中注为“邦巽”,义作“国巽”,乃当时避汉高祖刘邦讳字而形成。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追封邦巽为“平阳伯”;宋朝大中祥符二年,再加封为“高堂侯”;明嘉靖九年,又改称为“先贤邦子”。
邦巽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邦氏。
邦姓邦姓起源三
源于鲜卑,出自南北朝时期拓跋部缬那氏部落,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在史籍《南齐书·王融上疏议》中记载,王融当时在分析北魏政局时,有“总录则邽姓直勒渴侯”之句。其中的“邽姓”即“邦姓”,直勒即直勤,渴侯即元丕,是反对北魏孝文帝实施改革政策的鲜卑贵族,时任凉州刺史。王融的上疏时间,在齐明帝永明七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公元489)。鲜卑族中的邦氏,主要是源自拓跋部缬那氏部落,缬那,又称缬邦,按史籍《魏书》的记载,是属于以地因氏(今山西宁武),后成为部落的称谓,后基本融入汉族,主要分布在今江西丰城地区。
邦姓邦姓起源四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回族邦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人从海路来华的泉州地区,在古祟安定居,始祖称为“邦仲远”。邦仲远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中国翻译有首部伊斯兰教圣经《可兰经》,其后裔子孙皆以先祖名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邦氏,后分衍有丁氏、郭氏。
邦仲远是回族邦氏的肇姓始祖,在其墓碑上镌刻有古阿拉伯文的《可兰经》。
邦姓邦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满族正红旗佐领他塔喇氏部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Tatara Hala,汉义“特别多”,世居扎库木、安褚拉库、宁古塔、扎克丹、萨尔浒、长白山、瓦尔喀、马察、占河、乌苏、伊兰木、海州、十方寺、吉林乌拉等地。其族人多在满洲正红旗,世居瓦尔喀。其先祖他塔喇·马福塔在后金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率部族百余户归附于佟·努而哈赤,后以军功赐号“巴图鲁”,授世管佐领。他塔喇·马福塔逝世后,其二子他塔喇·邦纳密承袭佐领之职。他塔喇·邦纳密骁勇善战,随皇太极、多尔衮征伐明朝,一直征战入缅甸,功授三等轻车都尉,逝世后由其兄他塔喇·尚禄袭其职。
他塔喇氏后多冠汉姓为唐氏、谭氏、舒氏。而他塔喇·邦纳密的后裔中,因祖上官至轻车都尉,清朝时期轻车都尉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封爵之下的世职,相当于官阶正三品,三等轻车都尉也官阶从三品(今正军级,或副部级),因此有以祖上名字为姓氏者,汉化简称邦氏。
邦姓邦姓起源六
源于西拉雅族,出自台湾省原住民族西拉雅部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西拉雅族(Siraya),台湾学者大多认定其为台湾原住民,在民族学的学术分类上属于“南岛语系民族”,清朝时期一般称之为“平埔熟番”,在史籍中则称之为“四社熟番”,当时主要分布在台南、高雄两地区的丘陵和河谷地带,即嘉南平原到恒春半岛之间的四个主要地区,因称“四社”:
①新港社,社民主要分布在盐水溪以南到二仁溪以北之间;
②目加溜湾社,社民主要分布在八掌溪下游到曾文溪下游
③萧垄社,社民主要分布在曾文溪到盐水溪之间;
④麻豆社,社民主要分布在急水溪上游以南到曾文溪之间;
除了这四大社之外,西拉雅族内还有一些较小的社如大目降社、卓港社、大杰颠社、焦吧年社、芊匏社等。这些“社”,就是部落。今在台湾岛内,西拉雅族与邵族(Thao)、噶玛兰族(Kavalan)、凯达格兰族(Ketagalan)、雷朗族(Luilang)、道卡斯族(Taokas)、巴布拉族(Papora)、猫雾族(Babuza)、巴则海族(Pazeh)、洪雅族(Hoanya)一起,统称其为“平埔族”,而大陆学者则将“平埔族”以及台湾学者析分的其中各个氏族部落皆归于高山族,认为其不过就是高山族中的不同部落而已。西拉雅族原来的族群文化特色为“阿立祖”的信仰,拥有传统的祭典如平埔族夜祭、公廨等。西拉雅族部落实行的原始统治、语言及文字,仅掌握于极少数人手中,主要是统治阶层即大头目与各部头目,以及与北边的洪雅族进行贸易的商人,公文的往来及重要讯息的传递、文学的创造,皆由统治阶层控制;而其他的普通族人,包括从事军事防御的部落勇士等,仅能使用另一种的口述语言,而使用口述语言的西拉雅族族人,长久以来被认定为是代表通俗文化的主体部分,族人们没有想象和创造的自由,只能被动地使用被统治阶层规定了的语言。另外,由于临水的区域皆筑有高墙的屏障,故而绝大多数西拉雅族人皆不知仍有墙外之事物,尽管如此,西拉雅族仍然是平埔族中人口最多、势力最强的一族。据台湾省出土的文物可知,整个平埔族在元朝时期就与大陆中央王朝有文献往来,到了明朝中期以后,随着汉族人大量移民到台湾,西拉雅族的生活空间迅速受到压缩,加上清朝初期中央政府严格限制女性向海外移民,许多汉族男性移民便和平埔族女性通婚。和其它多数的平埔族各氏族部落一样,西拉雅族的自身文化也在和汉族人的通婚中渐渐消失,仅有少部份的西拉雅族越过了中央山脉迁移到了台湾东部地区的台东、花莲一带,但也不过只是保持了血统上的“完整”,族人皆已完全汉化,其原始的信仰、文化以及语言早已失传了。
在西拉雅族民众之中,有一些人在清朝时期汉化为汉姓邦氏,但人口一直不多,至今也只有二百余人,主要分布在台湾省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一带。可叹的是,在2009年8月7日于台湾登陆的“莫拉克台风”所造成的泥石流大灾难中,该支邦氏族人一次受难就多达五十余人。
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原来名列第五百八十一位,邦氏族人多以代郡、南阳为郡望。
今江西省的丰城市,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邦别镇,江苏省的南京市,河南省的唐河市,福建省的泉州市崇安区、晋江市,台湾省的台北县、新竹县、高雄县、台东县、花莲县等地等地,均有邦氏族人分布。
代郡:亦称代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始置代郡。秦朝时期先为代郡,后为代县。汉朝初期为代国,后改回为代郡,治所在桑乾县(今山西宁武),东汉时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阳高)。晋朝时期移郡治到代县(今山西代县),晋永嘉后期废黜,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蔚县西南一带。北魏时期亦置代郡,但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的南阳市。
代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代国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宛城堂。
一、邦b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乐亭,山西之太原、运城、大同,安徽之泾县,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汉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以为“出孔子弟子邦选”;
2、《姓氏词典》引《正字通》云:“北魏馝邦氏所改。”
二、邦
邦姓分布:安徽淮南、河南商城、山西代县、上海嘉定、浙江余姚、江西新干、台湾高雄、台南、山东沂水、五莲、利津、临清、北京、内蒙古包头、江苏南通等地均有此姓。
邦姓起源:见《姓苑》。一说,出自孔子弟子邦选(字子敏)之后。选一作巽。
邦姓名人:
邦严,明时河南南郑人,宣德中为顺德府通判。
郡望:代郡。
变化:避汉高祖刘邦之名讳,有改为国氏者。邦作邽,误。
邦姓古代名人
邦严明朝时期,顺德府通判。
代郡:亦称代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始置代郡。秦朝时期先为代郡,后为代县。汉朝初期为代国,后改回为代郡,治所在桑乾县(今山西宁武),东汉时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阳高)。晋朝时期移郡治到代县(今山西代县),晋永嘉后期废黜,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蔚县西南一带。北魏时期亦置代郡,但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的南阳市。
代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代国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宛城堂。
一、邦b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乐亭,山西之太原、运城、大同,安徽之泾县,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汉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以为“出孔子弟子邦选”;
2、《姓氏词典》引《正字通》云:“北魏馝邦氏所改。”
二、邦
邦姓分布:安徽淮南、河南商城、山西代县、上海嘉定、浙江余姚、江西新干、台湾高雄、台南、山东沂水、五莲、利津、临清、北京、内蒙古包头、江苏南通等地均有此姓。
邦姓起源:见《姓苑》。一说,出自孔子弟子邦选(字子敏)之后。选一作巽。
邦姓名人:
邦严,明时河南南郑人,宣德中为顺德府通判。
郡望:代郡。
变化:避汉高祖刘邦之名讳,有改为国氏者。邦作邽,误。
一、邦b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乐亭,山西之太原、运城、大同,安徽之泾县,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汉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以为“出孔子弟子邦选”;
2、《姓氏词典》引《正字通》云:“北魏馝邦氏所改。”
二、邦
邦姓分布:安徽淮南、河南商城、山西代县、上海嘉定、浙江余姚、江西新干、台湾高雄、台南、山东沂水、五莲、利津、临清、北京、内蒙古包头、江苏南通等地均有此姓。
邦姓起源:见《姓苑》。一说,出自孔子弟子邦选(字子敏)之后。选一作巽。
邦姓名人:
邦严,明时河南南郑人,宣德中为顺德府通判。
郡望:代郡。
变化:避汉高祖刘邦之名讳,有改为国氏者。邦作邽,误。
代郡:亦称代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始置代郡。秦朝时期先为代郡,后为代县。汉朝初期为代国,后改回为代郡,治所在桑乾县(今山西宁武),东汉时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阳高)。晋朝时期移郡治到代县(今山西代县),晋永嘉后期废黜,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蔚县西南一带。北魏时期亦置代郡,但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的南阳市。
代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代国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宛城堂。
一、邦b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辛集、乐亭,山西之太原、运城、大同,安徽之泾县,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汉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以为“出孔子弟子邦选”;
2、《姓氏词典》引《正字通》云:“北魏馝邦氏所改。”
二、邦
邦姓分布:安徽淮南、河南商城、山西代县、上海嘉定、浙江余姚、江西新干、台湾高雄、台南、山东沂水、五莲、利津、临清、北京、内蒙古包头、江苏南通等地均有此姓。
邦姓起源:见《姓苑》。一说,出自孔子弟子邦选(字子敏)之后。选一作巽。
邦姓名人:
邦严,明时河南南郑人,宣德中为顺德府通判。
郡望:代郡。
变化:避汉高祖刘邦之名讳,有改为国氏者。邦作邽,误。
其他姓氏
[ 邦 ]字的同音字 - [ bang ]
[ 邦 ]的同部首字 - [ 阝 ]部